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4日 15:17 來源: 南京晨報
專題:2007年高考資訊臺
晨報訊 再有兩天就要高考了,家長髮現考生在家裏會無端地發脾氣,很是擔心,不知道該怎麼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為。昨天,南京市教育局“陶老師工作站”的陶?恒教授給家長們作主題為“陪孩子走過考試”的講座。他建議家長,在這幾天裏,要允許孩子發脾氣,不要去調整孩子給自己定得過高的目標。
家長對孩子異常行為束手無策
“説實話,馬上就高考了,我緊張。我白天開出租,一般是早上6點醒的,可是我這段時間5點過點就睡不着了。”採訪路上,女兒要高考的出租車司機向記者説了自己的狀態。高考前,家長和考生一樣會出現緊張和焦慮,以致家長對孩子的某些異常行為束手無策。
一位考生媽媽昨天告訴陶老師:“我家小孩做不好作文就發脾氣,説‘不寫了,不會寫,從來就沒寫好過’。像神經病一樣。”這位媽媽真不知道該怎麼辦。陶老師出的主意是:允許孩子發脾氣,家長不用就發脾氣事情本身勸孩子。“允許他哭,不要説‘不能哭’,允許他叫,不要説‘不能叫’。孩子緊張,壓力大,需要發泄情緒。”陶老師説,孩子們的行為最多不過是罵罵、砸東西、看電視等,能把情緒釋放出來還真算是好的了。如果孩子有情緒但不説話,則容易有軀體反應。
孩子自定的目標,家長不要管
另一名考生的媽媽表情有點凝重,她的女兒就出現了陶老師所説的“軀體反應”。她説女兒:“回家吃不下飯,自己講‘我要死了’,説咽不下,勸她吃也沒用。例假也提前了。”陶老師建議這位媽媽,這個時候擔心孩子的睡眠、飲食、緊張情緒已經沒必要了,如果孩子不吃飯,媽媽就不要希望孩子吃飯吃得香,“越希望你就越關注”,家長一旦關注,很可能説出“要吃啊,馬上就要考試啦”這樣的話,“你以為是在勸孩子,可是你提到了考試,勸吃的效果不明顯。”
陶老師還提醒家長們,如果孩子現在給自己訂的目標過高,做父母的沒有必要去調整孩子的目標。高考前的這兩天,父母可以徵求孩子的同意後和孩子一起準備高考的文具等東西。父母還可以考慮是否送考,“送考,其實你就看著孩子走進校門就行了,不要説什麼話。”陶老師説,家長這個時候要當孩子的“fans”,要堅強,讓孩子覺得父母是泰山、黃河、大樹、湖泊,一直在他們身後支持他們。(作者:金鑫 劉科)
責編:趙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