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今日關注]東遊記:美國中小學校長訪華(7月3日)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5日 10:13 來源:CCTV.com
進入[今日關注]>>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7月3日播出):400多位美國中小學校長來中國取經學漢語。

  “西瓜is甜 。”

  “西瓜is甜。”

  美國也有高考嗎?中美兩國在中小學教育上到底有哪些不同。稍候請看《今日關注》。

  演播室主持人 孫寶印:觀眾朋友你好,歡迎收看《今日關注》。

  人們常説文化差異,能差異到什麼地步呢?比如中國人説荷花漂亮,用的詞語是“冰清玉潔”。外國人就不明白了:荷花跟清潔有關係嗎?因為他並不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這個典故;中國人伸出大拇指説“我們家有八口人”,外國人可能又不明白了,以為只有兩口。可見中外文化差異之大。要超越文化的差異,學習彼此彼此的語言就顯得的非常關鍵了。

  今天我們演播室就請來了美國賓西法尼亞洲紅獅地區高中校長大衛沃迪拉校長,以及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的校長尉小瓏先生。我們一起來聊一聊他們眼中的漢語和中國文化,以及中美兩國在教育上、文化上的差異在哪。

  歡迎二位的到來。首先是歡迎大衛先生。

  大衛沃迪拉 全美中學校長協會主席:大家好。

  主持人:再歡迎尉校長。

  尉小瓏 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校長:各位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好,我們在節目開始之前先來一起看一個片子。這個片子是教美國人學漢語的這麼一個電影裏邊的片段。

  電影《不見不散》片段:

  葛優:趴下。

  警察們:趴下。

  葛優:趴下。

  警察們:趴下。

  葛優:老實點。

  警察們:老實點。

  葛優:老實點。

  警察們:老實點。

  葛優:少廢話!

  警察們:少廢話!

  葛優:少廢話!

  警察們:少廢話!

  葛優:同學們,這是我們的李校長!

  警察們:首長好!

  葛優:No,No,No,應該説校長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下課。同學們辛苦了!

  警察們:為人民服務!

  主持人:剛才大家看的這個片子是1999年中國的賀歲片,説的是葛優在給幾個美國警察教漢語,有點搞笑。不過,如果葛優現在去美國教漢語的話,恐怕他的學生就不僅僅是這個警察了,人數可能會更多。因為據説現在美國中文的教師非常缺,大衛先生是這樣嗎?

  大衛沃迪拉:現在我們有24000名學生在學漢語,而且我們相信如果我們有更多的人能夠教學漢語的話,就會讓學生們從中獲益更多。而且我們現在歡迎中國教師到美國去教漢語。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尉校長。我知道您在多年以前曾經在美國做訪問學者,對比當時的情況,結合現在的這種變化,您覺得現在美國學漢語的程度是到達什麼樣?您要形容、描述的話,會用什麼詞來形容現在這種熱度?

  尉小瓏:實際這個變化是非常大的。20年前我在美國亞歷山大州作訪問學者,那時候説起來是美國人走到跟前告訴你I can speak chinese——我能講中國話,我一聽有“賓至如歸”、“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緊接著説:你好,謝謝,再見,三詞沒了,這就算能講得很好的了。而且在那時候,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相當的淺,能知道三種情況——北京、長城、毛澤東,在我那個學校裏面,這就算是中國通了。

  主持人:現在呢?

  尉小瓏:現在,一個是“三個多”:第一多是學習漢語的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了;第二是學了漢語之後希望到中國來感受一下、體驗一下的人更多了;第三是在這之中想進一步在中國深造的多了。像我們學校的外教,在北京、在我學校的外教中文講得到什麼程度呢?到那兒買羊肉串,都可能會説“哥們兒來三串,不要灑孜然粉”,另外他能研究中國的《史記》,看《紅樓夢》。現在學習漢語的老師和學生,有的已經相當深了,更何況是連年“不可同日而語”。

  主持人:今天大衛校長能夠坐到我們演播室就説明了剛才尉校長剛才提到的那種變化。因為跟大衛校長一起來到北京的有400名來自美國的中小學的校長。這個活動叫做“漢語橋——美國中小學校長訪華之旅”,它是由中國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就是簡稱“漢辦”主辦的活動。那麼,有關情況我們來了解一下。

  解説:6月28日到7月5日,400多名美國中小學校長及教育官員來到中國,展開“漢語橋——美國中小學校長訪華之旅”。這是有史以來美國派出的最大的中小學訪華團。

  許琳 中國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因為美國現在“中國熱”、“漢語熱”急劇地升溫。去年美國大學理事會調查了一下,只發了一次問卷就有2500所美國的高中要求開中文課。但是這些中學的校長們都不知道怎麼開,也不知道到哪兒去找老師,到哪兒去找教材。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理事會就向我們提出來要求説國家漢辦你能不能幫助我們,讓這些想開中文課的這些學校,讓它們順利地、儘快地開課。那麼,我們想組織這次活動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一個是讓美國校長通過訪問中國一週的時間,讓他們親身體驗中國文化的美妙和深水;同時對開設漢語課更加能夠增強信心。

  主持人:其實不光是美國,漢語在許多地方都形成了一種持續升溫的狀態。我這兒有一些數字,全世界將漢語作為第二外語學習的人數有3000萬人,而且全球有100個國家的2500余所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我想請問一下大衛先生,您作為全美中學校長協會的主席,您是不是親身感受到了這種漢語的熱度?

  大衛沃迪拉:我們非常希望看到漢語在全世界當中得到推廣,在過去一百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教德文、法文、西班牙文,這是我們過去傳統的一部分。75年、80年以前,我覺得當時就是我最好教學生的外語,但是考慮到我們兩個國經濟關係的日趨走近,該輪到美國的學生來學漢語了。因為整個世界現在發生變化,德語、法語沒有人來學了。我們知道,美國的學生如果有機會學漢語的話,他們一定會把學漢語作為他們將來練習的語言,這也是我們未來所在。我們知道很多的家長同中國有各種各樣的經濟聯絡,而且他們希望孩子學漢語,這也是我們的未來。

  主持人:尉校長據您的觀察,您認為漢語熱在美國,它的原因哪兒?

  尉小瓏:一個是越來越多的美國有識之士,特別是中小學的一些校長們開始意識到什麼問題呢?就是語言與文化的這種深層關係。從中國整體的發展,張思德講到了兩種語言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一個是中文,一個是英文,所以這個目標就作為世界發展中的交流來講,很多他認為要了解文化,要深入進行世界的溝通沒有語言是不成的。

  主持人:好的,二位分析了剛才在美國出現的“漢語熱”。據了解,這次400多名美國的中小學校長和教育官員都是第一次來中國,這幾天的活動中,他們分別到北京的各大中學、小學去參觀和交流。下面我們就通過這個短片來了解一下這幾天他們的活動。

  主持人:您看到了中國的孩子在中國的教師裏邊學中文的場面。當時有沒有想象一下您的學生是不是會有一天在美國的教師裏邊去學漢語、寫漢字。

  大衛沃迪拉:我們教美國人學外語的時候比較晚,14歲時開始學,太晚了。但是我知道你們是七、八時就開始教外語,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把你們作為一個榜樣,在我們這兒振興,我相信從幾歲就開始學漢語,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充滿熱情。而且他們也希望能夠訪問中國,到你們的國家訪問,學習更多。確實,我相信如果這樣的話,如果我們能夠找得到最足夠的教師,我們一定希望能夠做到這一點。

  主持人:這個我們又得請尉老師幫助了。尉校長,這兩天你也一直跟整個的美國中學校長團一起跟他們行動。跟他們行動的過程當中,您了解到他們要了解中國的願望是什麼樣的程度?就是説他們的興趣點在哪兒?

  尉小瓏:美國校長這一次來是最大規模的一次。在前些時候我們也接待了一些60個人的代表團,他們的興趣點所在:第一,能夠感受在中國這樣大的環境發展之中,他們一種對文化的深刻體驗,等於沉浸在一種非常美好的感覺當中。第二,他們對於語言學習有一種期待,希望把在這裡感受到的、學到的能夠儘快地回到那他們學校,因為現在在美國有2400多所學校需要開展中文課教學,所以這些校長們有一種很強烈的願望是希望我們這一切能在美國的教室裏,在美利堅的土地上能夠早一天見到。

  主持人:剛才大衛先生也提到一個問題是他們很缺中文老師。這個問題你覺得應該怎麼解決?

  尉小瓏:其實國家漢辦對這個問題已經有好多考慮了。像我們學校已經近三年時間有三位老師分別在美國教書,就在我們姐妹學校。這個過程是他們把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帶到那兒,同時跟孩子建立深厚的友誼,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對學生漢語産生非常大的興趣。因此,中國有充足的師資力量能夠保證,在美國如果推行漢語教學的話,會有很好、很廣闊的前景。

  主持人:除了師資的問題以外,恐怕還有一個難點,就是大家有一個常識,覺得漢字是非常難的,而且漢語的發音、四聲的變化對學生也是非常難,所以許多可能一聽到這兩點就是望而卻步。但是我們會有一群人,他們的學習成果可能會給我們增加信心。我們來看一下有一些在北京的外籍小朋友是怎麼學習漢語的。

  解説:她、他、他,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在中國快樂地成長。

  記者來到朝陽區芳草地小學時,他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背誦新學的古詩。

  這些外國小朋友有的剛剛來中國,有的已在中國生活了幾年,他們的漢語已經説得像模像樣。

  修維裏 美國小朋友:我今年七歲,我從美國來的。

  記者:幾歲學習漢語的?

  修維裏:差不多兩歲跟我阿姨學的。

  解説:修維裏告訴記者他覺得漢語很容易學,他喜歡中國的一切。並且還給記者展示了他的幾個太極拳姿勢。

  韓國小朋友李赫駿則興衝衝地背起了《三字經》。

  李赫駿 韓國小朋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張向華 :我們在漢語教學上,無論是課間還是課上,給孩子有一個語言環境,這是一個大的氛圍。另外從我們整個教學方法來説,是以形象的、直觀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孩子學習語言。

  解説:今天的漢語口語課由美國的老師們來觀摩,小朋友們學到了漢字“甜”和“酸”,修維裏也當起了小老師。瞧,他正在教美國老師學漢語呢。

  修維裏:西瓜。

  美國老師:西瓜。

  修維裏:西瓜is甜。

  美國老師:西瓜is甜。

  主持人:看來語言也的確需要從娃娃抓起,不過現在我有個問題想問一下大衛先生。 我聽了一種戲説,就是美國人有幾大缺點,其中之一就是不愛學外語。的確,英語是一種很通用的語言,您的學生當中有這個問題嗎?

  大衛沃迪拉:我相信如果早期就能夠讓孩子們學外語,他們一定有興趣學外語。但是,必須有強大動力的學生才越願意學習,我相信各個國家的學生都是這樣的。他如果不想學,他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就沒法學,但是,我們聰明的學生和最好的學生沒有問題,他們願意學外語。

  主持人:您回到美國,您準備你的學校裏邊辦漢語課,您有學生也希望學。他來問您“老師,我是不是要學漢語呢?學漢語會怎麼樣呢?您會給他一些什麼樣的建議呢?

  大衛沃迪拉:我們要有足夠的老師、有充裕的老師,而且關心的老師,讓學生們有足夠的時間做興趣。把外語學好,實際上沒有什麼訣竅可言,就是要花時間,就是要投入。

  主持人:這個孩子他不知道將來會怎麼樣,他問您“我學漢語好不好呢?我是學漢語呢,還是學西班牙語呢?”這個時候,您會給他做一些什麼樣的建議?

  大衛沃迪拉:問題問得很好,有很多講西班牙語的人到美國來,差不多大多數的美國家庭都希望孩子會説西班牙語。但是我們需要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必須讓大家來學漢語,因為我們兩個國家有這麼強大的經濟夥伴關係,我們了解各自的語言,一定會有很大的機會讓這些學生們有很好的前景,我們要讓家長們了解到,如果讓他們的孩子來學漢語的話,就能夠有更好的前景,這些讓學生們聽懂,讓老師聽懂,確實是個挑戰。就像你們學生學習英語一樣,我們學生要學漢語,如果我們了解不僅僅是從學習語言角度出發有好處,而且對我們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關係、有好處。不僅僅學語言,而且幫助我們自己今後能做更好的投資,做更好的經濟合作。

  尉小瓏:實際上當時人們認為希臘語是最難學的,形容一些事情,我做不來、我做不到就可以説“這事像希臘語一樣學”,但是美國人現在很有趣,美國老師還得給改成“……”。這意思就是説,這事像漢語一樣學。其實漢語充滿魅力,可是,我的學生當中,美國學生就出現一種情況,他對漢語的一詞多意或者雙關語這一類感覺很迷惑。比如説,有一個故事,我想講給您聽:我們中國話、中國文明當中很委婉的説話,“我要上衛生間”,我們可能不這樣説,就是説“對不起,我去方便一下吧。”咱們誰都明白,結果,美國朋友剛學完這個詞,“我去方便一下吧”,緊接著下一句中國老師可能在另外一個場合又説了“等您方便的時候,請到我家來吧。”這個美國人一下子懵了,方便上你們家幹嘛去呀?所以這種對孩子來講,除了象形文字之外,不是拼音文字之類,還有一些屬於這一類的給孩子造成了一種困惑。

  主持人:這是尉校長從教學一線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了。除了語言上的這些難以逾越的難點以外,其實我們注意到中美在基礎教育、學校教育上,有一些觀念上、管理方法上的一些差異。接下來的話題我們在下一節繼續討論。

  解説:美國有高考嗎?中美兩國在中小學教育上到底有哪些不同?《今日關注》繼續討論。

  主持人:在節目的前一部分,我們討論的是有關漢語教學的話題,難得今天來到我們這兒的一位是美國的高中校長,一位是我們中國的中學校長。所以,我們還是來拓寬一下我們的話題。説一説許多中國學生和家長都關心的有些基礎教育方面的一些兩國的異同:孩子長到了中學,經過青春期的時候可能會面臨早戀的問題。

  尉小瓏:根源是跟整個文化的差異太大了。像20年前,我的校長曾跟我説,小瓏,你到了美國之後,有一個專題幫我們調查一下,就是美國的家長、美國的學校裏的老師是怎麼解決孩子早戀問題了。所以,那天早飯的時候我就跟副校長坐在同桌吃飯,我就提到了校長囑託我的這個大問題。問完之後,給我的答案應該出乎意料。第一個,我説中國教師有一個認為非常嚴重的問題。他第一句話、第一個建議:如果你們不認為嚴重,它就不嚴重了。第二個建議:我14歲就有三個女朋友了。所以聽到這麼説之後,我就幾乎沒有問這個問題的餘地了。實際上這種文化導致,就是他爸爸媽媽都這麼過來的,所以,他也就對他現在的孩子就還是一種很寬容的態度。另外他們還有一個説法,也讓我們中國父母很吃驚的,就是交異性朋友,不要交一個,要交三個。我們一聽更嚇人了,一個已經夠嗆,三個更要命了。所以他們把這個過程當成一個互相學習、互相了解,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的一個過程。

  主持人:許多家長認為早戀是需要制止的,不鼓勵孩子去早戀。在美國,如果説您的孩子回來説,我有三個女朋友了,有沒有問題?

  大衛沃迪拉:我真應該替我兒子感到自豪,有這麼多姑娘跟他出去約會,我們家沒有出現過這種問題。當然孩子年輕的時候有一些社會朋友,有一個非常嚴肅的男女朋友,也是可以的。如果關係發展深了以後,最好把專注點放在一個朋友身上最好。

  主持人:下面,我給大衛先生描繪一種考試,這種考試的時候,如果時間來不及了,你可以叫停一輛警察騎的摩托車,“等一下,把我拉到考場”。警察二話不説把你帶到考場,而且考試的時候,家長頂著烈日等在外邊,等著兒子或者他們的女兒考試出來,全家跟孩子一起來參與考試。這種考試您聽説過嗎?

  大衛沃迪拉:我們有這種入大學的考試,不是由國家組織的,而是由私立機構組織的。實際上對美國大學來講,接受與否有五六條重要的因素,要看學生上學時的成績,而不至於看一次考試,有的時候一個學生第一次考試就是不成功,他可能當時非常地緊張,或者他當天感覺不好,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一個的指數、一個指標。

  主持人:如果説,你沒有考上大學,你的機會在哪?跟我們介紹一下。

  大衛沃迪拉:我們已經在美國發生很大變化。當我年輕的時候,或者上大學或者去工作,特別是到工業部門,或者是進公司都可以。現在不僅僅上大學,還有些兩年的、或者其它街社區、職業學院。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學技術,也可以學互利,可以學其它很多科目。這些專業不需要你一定上大學。我們教高中畢業生不同的科目,差不多美國高中畢業之後的84%左右或者讀一個四年的本科,或學兩年專科都有這種機會。

  主持人:説到中美學校教育的問題,經常會提到基礎知識的紮實不紮實。有過這樣的對比,認為中國的學校教育,在基礎方面的知識打得比較紮實,就是説有人從美國帶著孩子回來以後,發現自己在美國可能三、四年級才學的東西,在北京的時候,或者在中國的學校,在二年級就學了,這種情況大衛先生您聽説過嗎?

  大衛沃迪拉:現在有些人覺得美國學生,數學不好、功課不好。但是我覺得我們有些學生他們數學做的非常好,比任何人都好。所以,我需要把這些少數的美國做得好的學生,變成大多數的做得好。在中國可能大多數學生學功課學理科學得好。我覺得説到底,差不多中、美學生在同一個水平上。在美國,我們正在努力發生一些變化,把理工科和數學能夠達到更高的水平,讓我們更多的學校教的更好。對你們學校來講,你們可能有很多的學生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我們水平最高的學生,基本上水平都差不多。

  主持人:雖然不是好成績,但是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做一些創新的活動。您怎麼樣理解這兩種不同?

  尉小瓏:現在實際上在中國教育,基礎教育當中,我們應該説世界的關注,世界的感覺也都是像剛才您提到的這種情況一樣,就是中國的基礎教育普遍認為是很紮實的,甚至跟其它的一些國家教育情況比較,是一到兩年的領先。但是現在應該説在中國的基礎教育當中,學校當中也更多的在關注我們所説的這種能夠讓孩子去進行實驗、進行創新的一些活動,就是説現在克隆式的改革,本身體現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説師生互動,體現課堂的核心主題,由老師的單純教已經轉移到師生互動,學生為主體這樣一個狀態上來了。所以,這應該説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實際上在幾年也産生一些很好的效果。

  主持人:兩位都是校長,從你們當學校的第一天起,你作為校長的目標是什麼?

  大衛沃迪拉:在我們學校目標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掌握一個技能,不能夠片面的發展,也並不要每個人同時間、同種水平的做同樣的事情。不管怎麼樣,我們不能上每個人同時學一樣的東西,我們要按照每個學生的學生速度來發展起來,美國的教育體系正在發生這樣的變化,這也是我們的目標了。

  尉小瓏:從我們學校而言,從很多學校都在共同發展當中,我們在考慮怎麼在為了孩子一生幸福這樣一個理念下,把我們的工作做的更紮實,為每個孩子未來的成才做一些奠基工作。

  主持人:兩種方式的確需要彼此互相的溝通和了解,互相的學習和觀摩。好非常感謝二位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我們今天的話題是從美國的“漢語熱”來聊起的,現在我關心的是,大衛先生,回到美國以後向孩子們講了他在北京的所見所聞。那麼到底有多少年輕的心會對中國增加一分興趣,有多少孩子會增加起對學漢語的熱情?畢竟語言是交流和溝通的最好的橋梁。

  感謝各位收看今天的《今日關注》,再見。

  製片人 張立勇 陶躍慶

  策 劃 楊修雯

  編 輯 董寶磊 李 萍

  監 制 王躍華

責編:劉棣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