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經過60年的發展,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被世界公認為是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創造了“中國奇跡”。目前,中國正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預計再過40年,到新中國成立100週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在這一歷史巨變過程中,中國經濟學得到了空前發展和繁榮。中國經濟學在現實需求的推動和良好環境的鼓勵下,在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實踐中呈現出百花競開的繁榮景象。
新中國經濟學60年來的六大進展是:1、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指導下,努力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並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2、計劃與市場關係問題是中國經濟學界研討的第一大熱點,其突出成果是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3、所有制理論和分配理論的重大突破:確認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平等競爭,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實現形式,按勞分配與按生産要素分配相結合;4、探索國民經濟從封閉半封閉走向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逐步形成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對外開放理論;5、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愈來愈受重視,改革開放後在發展是硬道理和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著力研究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研究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規律;6,經濟學方法重大革新:注重創新,緊密聯絡實際,充分吸收現代經濟學有用成果,重視實證研究和數量分析,積極提出各種對策建議。
限于篇幅,這裡重點談談第六個方面,即新中國60年來,伴隨著經濟學研究的逐步深入,經濟學方法的重大革新。
注重理論創新,不斷涌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創新成果
新中國成立後一段時間,直至改革開放前,不少經濟學論著受教條主義束縛,比較熱衷於對經典著作的註釋,或只做簡單的政策宣傳,缺乏獨立思考,創新精神不強。由於政治與學術界限很難劃清,新的觀點一冒出來,常常被扣上可怕的政治帽子進行批判,實際上扼殺了人們的創新精神,把真理的聲音壓了下去。這樣,百家爭鳴的方針無法很好貫徹。對馬寅初人口理論和孫冶方價值論的批判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子。
改革開放後,在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下,經濟學家們打開眼界,逐步從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禁錮中解脫出來,深入現實生活,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做出了一個又一個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推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中國化不斷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理論、按勞分配與按生産要素分配相結合理論、對外開放理論、中國式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等,就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的最重要成果。它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30年來,一系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創新成果成為中國經濟論壇的主流。
對馬克思主義重要觀點也要勇於創新。新世紀初關於勞動價值論的討論體現了這一點。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關於“十五”計劃的《建議》提出,“隨著生産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工作和經營管理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在社會生産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此後,經濟學界開展了對勞動價值論的深入研討。據我體會,主流的觀點大體是,馬克思關於只有活勞動創造價值的論斷是正確的,至今沒有過時。儘管有的經濟學家認為物化勞動也創造價值,但未獲多少人認同。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隨著社會主義生産力的發展,特別是第三産業的崛起和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逐漸增大,發達國家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達60%、70%以上,所以,應肯定大量的服務勞動,包括商業勞動、客運、通訊、諮詢、金融服務等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從這也説明,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也要隨著社會經濟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
2004年以來,由黨中央直接領導的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已于2008年8月寫出第二稿。該書的任務就是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的創新成果。
緊密聯絡社會主義建設實際
新中國60年來,中國經濟理論研究的一個重大進展,是經濟理論研究逐步走出科學的殿堂,廣泛參與和緊密聯絡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落後、農業人口占80%的發展中大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既要補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社會化、國際化的課,又要使廣大公眾擺脫貧困走向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一方面,這一偉大的實踐迫切需要經濟理論研究的支持和提供各種選擇方案,為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探索符合客觀經濟規律的路子;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建設的豐富的實踐,又為經濟理論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寶貴材料和經驗。特別是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過渡經濟學或轉型經濟學,是全世界經濟學家都很有興趣研究的重大課題。中國經濟學家責無旁貸,正在從多方面進行探索,對大量的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尋找其客觀規律性,不斷豐富經濟科學寶庫。
經濟理論研究緊密聯絡實際的一個突出表現是,改革開放後,不少經濟學家成為黨政決策的智囊,一些經濟學家參與黨和政府重要文件起草工作,一些經濟學家擔任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顧問,經濟學家被人們譽為“時代的寵兒”。在社會實踐巨大需求的推動下,各種應用經濟學迅速發展,一派繁榮景象。金融學,財政學,國民經濟管理學,國際貿易學,區域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和技術經濟學,國防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等,都有很大發展,論著甚豐,學者日眾。各种經濟管理學科,包括工商管理(內含會計學、企業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農村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內含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等,也成為研究和學習的熱門,吸引著越來越多有志於經濟學的研究與學習者。
充分吸收現代經濟學的有用成果
現代經濟學一般指西方經濟學,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和其它一些應用經濟學等。它們以成熟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為研究對象。西方經濟學一方面認為資本主義私有制是自然的永恒的,這同馬克思主義是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它們對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從中概括出的原理和概念,對我們認識和掌握市場經濟活動的規律,是有用的,不可輕易否定。比如,凱恩斯關於用財政政策調節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降低失業率等理論,對我國實行宏觀經濟調控就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西方經濟學關於用立法形式規範市場經濟活動進行市場監管等也是適用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西方經濟學中一系列金融創新理論也很值得我們借鑒。一些西方經濟理論,也被人們用來分析中國經濟問題,其中有産業組織理論、二元經濟結構理論、非均衡發展理論、制度效率理論、成本——效益分析理論、現代公司理論、廠商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等。西方經濟學中稀缺性、機會成本、邊際效用、均衡價格、GDP和GNP、生産函數、消費傾向、基尼系數等概念,也是我們分析經濟活動不可缺少的工具。
當然,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改革開放前,幾乎是全盤否定西方經濟學,否定西方經濟學中包含現代文明的成果;現在則存在另一種傾向,有的人全盤肯定西方經濟學,似乎用西方經濟學能解釋和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所有問題。這是非常片面的認識。封閉僵化不行,改旗易幟也不行。正確的態度是: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的創新成果為指導,充分吸收現代經濟學的有用成果,認真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動的規律性,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發展,推動中國經濟學的繁榮和發展。
為了學習和借鑒,改革開放後國內出版了大量西方經濟學代表作,除了過去翻譯出版的斯密、李嘉圖、凱恩斯、馬歇爾等著作外,也翻譯出版了薩謬爾遜的《經濟學》(中國發展出版社等出版)、《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進入新世紀後,還翻譯出版了多恩布什的《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克魯格曼的《國際經濟學——理論與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麥迪森的《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
重視實證研究和數量分析
“文革”前,經濟學論著一般只有大體規範的分析,調研報告都不多。改革開放後實證研究開始流行起來。經濟研究既要進行規範分析,也要進行實證分析。過去,我國經濟學界論著不少是從概念到概念或政策註釋,不利於我們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性,影響經濟研究的創造性思維。實證分析主要對經濟運動和經濟過程進行客觀的如實的描繪,分析其中的機理,而不對其作價值判斷,也不必提出必須如何、要求怎樣等。實證分析特別是其中的案例分析,類似于毛澤東倡導的“解剖麻雀”,有助於經濟研究從具體的典型入手,掌握資料和信息,以便於尋找內在的本質的聯絡,並通過多個案例的比較,發現一些重復出現的共同的東西,使經濟理論研究不脫離實際、不違背認識的規律。一個時期以來,許多經濟學博士論文,都進行實證分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案例研究也不僅見之於實證分析的論著中,還出版了專門的案例研究論著,對推動經濟理論研究産生了良好的影響。
經濟理論研究離不開統計資料和數量分析。從概念到概念,沒有數據的文章,很難成為經濟科學論文、學術論文。“文革”前,我國經濟學界比較注重對生産關係及其變革研究,在以階級鬥爭為綱影響下意識形態味道很濃,對數量分析不夠重視。改革開放後,經濟學界不僅重視生産關係和經濟體制問題研究,而且越來越重視經濟發展問題和具體政策等問題研究,這就要求有充分的數據來分析問題和論證自己的觀點或對策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對經濟運行進行數量分析的文章越來越多,運用數學模型分析經濟問題的文章也越來越多,像進出口依存度、能源消費系數、電力消費系數、恩格爾系數、投資率、儲蓄率、消費率、投資消費出口貢獻率、城市化率、CPI和PPI、人口老齡化率等等,幾乎是經濟學文章不可或缺的。這是一個好現象,有助於打破人們對經濟學是不是一門比較精密的科學的疑問。
積極提出各種對策建議
經濟學是經世濟民之學。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如何又好又快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經濟學家的主要關注點和著力研究的課題。為了更好地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服務,經濟學家們都自覺地努力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可操作的對策建議或政策建議。黨和政府也鼓勵經濟學家為政策制訂和實施提供智力支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各地區、各企業都處於競爭環境中,地方政府和企業都經常要求經濟學家為本地區、本企業如何提高競爭力、加快發展建言獻策。因此,經常可以看到經濟學家們進行各種各類諮詢活動,官方半官方經濟諮詢機構像雨後春筍大量出現,也為經濟學家積極提出各種對策建議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不僅地方和企業需要經濟學家建言獻策,中央政府同樣需要經濟學家建言獻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有政府調節和宏觀調控的經濟,如何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實施適當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保證宏觀經濟的穩定健康運行,如何制訂切實可行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也需要經濟學家提出好的建議和對策。各種各類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和預測報告很受重視,各种經濟改革方案也可供政府和決策部門選擇。
進入新世紀,經濟諮詢活動也不限于國內諮詢機構和團體,一些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有關機構、跨國公司駐華機構等,也不斷參加到這項活動中來。比如,2005年我國制訂“十一五”規劃時,世界銀行就主動提交了《中國“十一五”規劃的政策》(2004年12月)的系統報告;與此同時,聯合國駐華機構也提出《促進中國的社會發展——聯合國系統駐華機構對中國“十一五”規劃的箴言》(2005年7月)等,其中提供了許多可供我國借鑒的外國經驗和數據。現在看來,國際組織的參與,對於中國經濟學家更好地用世界眼光研究中國經濟問題是大有好處的。
責編:魏宇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