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邁向偉大復興(經典中國輝煌60年)

 

CCTV.com  2009年08月10日 13:2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

  新華社發

  開欄的話

  金秋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60華誕。為慶祝偉大祖國的生日,本報今起開闢“經典中國輝煌60年”專欄。

  本欄目將精心策劃,連續推出系列成就報道,並配發豐富詳實的背景資料、圖片圖表和記者感言,用事實説話,用典型説話,幫助廣大讀者深入了解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展現新中國成立60年來走過的光輝道路、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

  一條60年的長路,一頭連著滿目瘡痍、積貧積弱、百廢待興的中國,一頭連著在改革開放的陽光下活力迸射、向繁榮富強快步邁進的中國……

  一段60年的時光,是一段人民經歷了貧窮短缺、溫飽不足,最終進入小康生活的歲月……

  經歷無數風雨,熬過多少陣痛,60年來,中國共産黨領導著中國人民邁向偉大的復興。

  綜合國力由弱到強 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教授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60年彈指一揮間。行駛在‘快車道’上的中國經濟,給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與共和國成立之初相比,我們現在一天創造的財富相當於那時一年的總量;現在的國家財政收入是那時的1000倍。如此輝煌成就,令國人自豪,令世界矚目。”

  新中國成立之時,這個剛剛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狀態以及連年戰亂中走出的國家,用一窮二白、國力空虛來形容毫不為過。經過60年的建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中國經濟連上臺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綜合國力由弱到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從縱向比——1952年,5億多人口的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只有679億元。1978年,增加到3645億元;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經濟總量迅猛擴張,2008年超過了30萬億元,達到了300670億元,年平均增長8.1%,比1952年增加了77倍。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如今,中國人民一天創造的財富量,就超過了1952年一年的總量!

  從橫向比——1952年,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微不足道,到1978年也只佔到1.8%;而2008年為6.4%,位列美國和日本之後,居世界第三位。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二十九位躍升到第三位,僅次於美國與德國,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9%。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我國2008年GDP折合成美元為386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7.2%,日本的78.6%。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人民幣上升到1978年的381元後,迅速提高到2008年的22698元,扣除價格因素,2008年比1952年增長32.4倍,年均增長6.5%,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長8.6%。200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3292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我國躍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國力的強大不僅體現在經濟總量上,更體現在國家的財力上。1950年,我國財政收入只有區區62億元,到2008年突破6萬億元大關,近60年增長了約1000倍!從62億元增長到1000億元,用了整整28年的時間;從1000億元增長到1萬億元,則用了21年的時間;而從1萬億元到突破6萬億元,卻只用了9年的時間。令人振奮的數字,印證了我國經濟逐步發展壯大、不斷邁上新臺階的歷史進程。

  ● 2007年主要農産品中,穀物、肉類、棉花、水果等産量居世界第一;主要工業産品中,鋼、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一,發電量居第二

  商品由奇缺到充裕 經濟結構由低到高

  家住華盛頓的美國人琳達斯特福德一家的生活幾乎離不開中國:早晨叫醒的鬧鐘、盥洗室裏的牙刷毛巾、上班的套裝和皮鞋、辦公室的空調和咖啡壺,以及女兒最愛的芭比娃娃,全都是“中國製造”。“就算不走出美國,身邊也到處都是中國!”她感慨萬千。

  年長些的人,對早年物質匱乏的狀況都有深刻的印象。而今,中國經濟已經走出短缺,主要工農業産品的供給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能不能讓人民都吃飽飯,是中國歷朝歷代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如今,農産品供給不僅解決了佔世界1/5人口的吃飯問題,還為加快工業化進程提供了重要支持。2008年,我國糧食産量達到52871萬噸,與1949年相比,糧食産量增長3.7倍,人均産量增長91%;棉花産量749萬噸,增長15.9倍,人均産量增長5.9倍;油料産量2953萬噸,增長10.5倍,人均産量增長3.7倍。

  作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大國,中國工業的快速發展不僅解決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短缺問題,而且還使我國逐漸成為一個世界製造業大國。2008年與1949年相比,紗産量由32.7萬噸增加到2149萬噸,增長64.7倍;布由18.9億米增加到710億米,增長36.6倍;原煤由0.32億噸增加到27.93億噸,增長86.3倍。電視機、電冰箱、照相機、洗衣機、計算機、空調器等一大批新興電子産品産量也從無到有,在改革開放以後呈迅猛擴張之勢。

  工農業産品産量位次大幅前移,一些産品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解放初期,我國鋼産量僅居世界第二十六位,原油僅居第二十七位,發電量僅居第二十五位。經過60年的發展,2007年主要農産品中,穀物、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茶葉、水果等産量已穩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工業産品中,鋼、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一位;發電量居第二位;原油産量居第五位。

  在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中國不斷在産業結構、區域結構方面推出重大調整,力爭開創新局面。經過60年的大規模建設,中國的産業結構極大改善,比例也日趨合理。到2008年,第一産業由1952年的51%下降為11.3%,第二産業由20.8%上升為48.6%,第三産業則由28.2%大幅上升至40.1%。工業結構實現了從門類簡單到齊全,從以輕工業為主到輕、重工業共同發展,從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導,向勞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共同發展的轉變。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一個行業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所列的全部工業門類。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全面實施了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繼東部率先崛起後,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戰略相繼實施,區域結構在不斷調整中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 2008年,我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分別達到了37.9%和43.7%,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分別屬於富裕型和小康型消費結構

  走出貧窮解決溫飽 人民生活實現小康

  四川雙流縣永安鎮白果村5組村民蘇炳中住過三個“家”。第一個家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與父母擠在一起的兩間茅草屋。90年代初,蘇炳中一家人住進了第二個家——不漏雨的瓦房裏。現在別墅式的樓房是蘇炳中的第三個家,洗衣機、液晶電視等現代家電一應俱全。

  一切生産的目的,一切財富的創造,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經過了從脫離貧困,解決溫飽,到邁向小康的曲折歷程,人民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消費水平和質量明顯提高。

  從收入狀況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逐步加快,財産性收入進入尋常百姓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8.5倍,年均增長5.2%,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49年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1979—2008年年均實際增長7.1%。收入的增加使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08年底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達21.8萬億元,比1952年底的8.6億元增加2.5萬倍,人均從1.6元增加到16407元。

  從保障情況看,城鎮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也在順利地向前推進。到2008年末,城鎮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891萬人,比1989年增加16181萬人;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大幅增加。2729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合率達91.5%。2008年有2335萬城市居民、4306萬農村居民得到了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收入的增加,讓百姓的腰包鼓了起來;保障的逐步建立,讓百姓對未來有了越來越多的安全感。吃、穿、用、住的消費水平,更是與6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老人們會記得,百姓心中的高檔消費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百元級“老四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80年代是千元級的“新六件”——電視機、洗衣機、錄音機、電冰箱、電風扇、照相機;到90年代後就是萬元級、十萬元級、百萬元級的電腦、汽車、商品房。

  新中國成立之初,城鎮居民用於吃和穿的開支佔到全部生活費支出的80%,農村居民更高達90%以上。2008年,我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分別達到了37.9%和43.7%。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我國城鎮居民已經屬於富裕型消費結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也達到小康水平。

  ● 2008年,全國實有私營企業657.44萬戶,實有個體工商戶2917.46萬戶,外資企業43.29萬戶

  告別單一公有經濟 初建市場經濟體制

  遼寧奧克集團董事長朱建民在1991年憑藉自己的科研成果創辦校辦工廠,2000年創建了股份制企業,公司以年均55%的速度增長,2008年也逆勢增長50%,銷售額達到11個億。朱建民説:“有人問國家給了我們民營經濟什麼?我説給了政策,給了環境。”

  財富的創造來自生産力,生産力的活力來自體制。新中國經濟建設60年,最大的成就是我們通過改革開放,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框架。

  60年前,社會主義新中國向前蘇聯學習,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到改革開放之初,在國內生産總值中,公有制所佔比重約為9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作出了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了“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總方針,拉開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

  經過30多年的艱辛努力,中國已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單一公有制經濟活力不足的弊端得到根本改變。在所有制結構改革方面,出現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迅速發展。到2008年,全國實有私營企業657.44萬戶,從業人員7903.75萬人;實有個體工商戶2917.46萬戶,從業人員5776.68萬人;外資企業43.29萬戶。同時,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控制力、影響力不斷增強。在市場體系建設方面,多種層次、比較完備的體系格局已經形成。要素市場發展加快,股票市場已經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勞動力、技術等要素市場也趨向成熟。在經濟調控手段上,初步建立起國家規劃計劃、財政、貨幣、投資等政策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調控機制,宏觀調控體系逐步健全。

  60年的中國是一個成熟的中國,它在探索中走過彎路,在成長中經受痛苦;60年的中國是一個年輕的中國,城市化、工業化仍在強勁發展,融入經濟全球化才剛剛啟程。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道路上!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