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別出心裁地引用了中國球員姚明的一句話:“無論是新成員也好,還是舊成員也好,都需要時間磨合”。中美之間在“合”的層面前途廣大,但也將充滿摩擦和紛爭。
7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國務委員戴秉國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特別代表、美國國務卿希拉裏 克林頓和財政部長蒂莫西 蓋特納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前合影。當日,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開幕。 新華社記者張岩攝
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已在華盛頓召開,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臨開幕式併發表講話,美國政府中兩位最重要的內閣成員———國務卿希拉裏和財政部長蓋特納直接參與會談,這種盛況在近年來雙邊性大國往來中並不多見。美國對這次會議的重視程度,也許只有20多年前美國前總統裏根把蘇聯拉上談判桌時的熱烈言止可以比擬,一如現在的奧巴馬對中國示好説出“中美關係將塑造21世紀歷史”,當年的裏根也曾告訴蘇聯人“美蘇將共同創造未來”。
中美將如何“塑造21世紀歷史”呢?奧巴馬別出心裁地引用了中國球員姚明的一句話:“無論是新成員也好,還是舊成員也好,都需要時間磨合”。“磨合”這兩個字,似乎很好概括了中美關係的現狀及未來應該發展方向。中美能不能合作“塑造21世紀歷史”,就取決於兩國將如何“磨合”。
中國人不會對“磨合”這個詞語陌生。剛剛拿到駕照的新手,往往會在自己的車後貼個“磨合”。望詞生義,“磨合”當然是指人的駕車技術與車輛、交規和路標尚不能形成很好配合或契合,因此需要時間慢慢由陌生到熟悉。
中美關係的“磨合”,從“磨”的角度説,要“磨”掉的,乃是由於生疏、不了解而産生的不信任乃至相互防範。而大國之間的“磨”與一般性雙邊關係中的“磨”,又有所不同。大國間的不信任與相互防範,很多時候是因為存在所謂“霸權守成”與“力量新興”之爭。美國恰恰是守成國家,而中國這些年來常常被西方國家描述為新興者,橫在中美之間、美國難以“磨”掉的根本情結,按美國現實主義戰略思維,就在於中美之間的所謂守成者與新興大國的“結構性緊張”。
“磨合”接下來的意思,就是嚙合,就像中國過去常用的一種生活用具———磨子那樣,兩個磨面的斜痕密切鉚在一起,這樣才能用來磨大米之類。這種狀態當然是“合作”、“配合”,是兩個“磨面”按照對方的需求而彼此適應,而非一方被動鉚進另一方設定的規則和要求。由此才可能産生“和諧”,每一方都滿足了自己的願望和要求。
在以往若干年間,中國一直在努力“磨”進“世界文明主流”、“與世界接軌”,對美國的了解也日益加深。但這種“磨合”絕非單向,其他國家的“磨面”也需要與中國對接。顯然,美國要適應中國復興的現實及當前和今後中美關係中的新生因素,還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過程。
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前,希拉裏、蓋特納曾先後來華,而兩個華裔部長朱棣文與駱家輝也剛與中方進行溝通。但與此同時,希拉裏則剛剛完成她的亞洲之行,美國正式宣佈準備賣給印度100多億美元的先進武器,美印軍事合作關係明顯提升;希拉裏還高調宣稱美國又回到了東南亞,並與東盟簽署《東南亞和平友好條約》。這些訪問與舉動所流露出來的多重戰略意韻,似乎給奧巴馬總統所説的“磨合”做出了注腳,中美之間在“合”的層面前途廣大,但也將充滿摩擦和紛爭。中美通過對話都來用心傾聽對方,逐漸由“磨”到“合”,將任重道遠。(程亞文)
相關鏈結:
責編:肖金平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