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三日電(記者 于立霄)北京水流域跨界污染現象普遍,上遊入境水水質超標不僅影響下游水環境,也對下游區域的再生水造成二次污染。受污染的區域因缺乏治理積極性、缺少經濟支持,致使下游水質普遍惡化,治理難度增大。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曉晨在二十三日舉行的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做上述表述的。他説,市人大常委組織水污染執法檢查組對河道和工業企業污染防治進行了重點檢查時發現,水污染防治執法的力度、行政監管的效能在一些領域和環節比較薄弱,偷排、超標排放及污水處理設施停運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劉曉晨透露,由於北京十年乾旱少雨,河湖普遍缺少新水補充,水體自凈能力下降,大部分河道幾乎沒有環境容量和納污能力,水污染物排放總量遠大於水環境容量。一些水污染處理設施由於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網不完善,污水無法匯入管網而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環境污染。
據調查,監測的八十二條、總長二千零二十公里的有水河流中發現,四類、五類和劣五類水質河道長度佔到了監測總長度的百分之四十四,城市中、下游地區大部分仍為劣五類水體,下游河湖仍然存在黑臭現象。
針對水污染嚴重、水環境容量極為有限的突出問題,市人大常委建議市政府要像治理大氣一樣治理污水,實施更為嚴格的水污染排放標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和執法力度,升級改造和提高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逐步實現污水處理與再生水生産並軌,全面改善和恢復水生態環境。完
相關鏈結:
責編:李二慶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