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北京市民拿著荷花,前來送季老最後一程。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東禮堂舉行。季羨林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09年7月11日上午9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中新社發 鄭雄增 攝
7月19日上午,北京眾多市民前來送季老最後一程。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東禮堂舉行。季羨林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09年7月11日上午9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中新社發 鄭雄增 攝
中新網7月19日電(張中江) 19日的八寶山,天空佈滿陰雲,數千人送別季羨林先生最後一程。
七時三十分許,距遺體告別儀式還有好幾個小時,殯儀館外已有上百人翹首等待。其中有各路媒體記者,更多的還是普通民眾,鬚髮皆白者亦不在少數。北京大學的工作人員在現場發放小白花和季先生生平的小冊子。
殯儀館外,高懸著“沉痛悼念季羨林先生”的橫幅,兩側的“文望起齊魯通華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德譽貽天地辭大師辭泰斗辭國寶大名無名性存淡泊歸未名”,正是季老一生最好的寫照。
已經入伏的北京,正是酷暑時節。今天淡雲遮日,更顯悶熱。在殯儀館外站一小會兒,便已汗水涔涔。但現場無一人搖扇乘涼,靜穆的人群,安靜地等待送別時刻。
八時許,現場等待的民眾越來越多,前來送別季老的名人也多了起來。只一會兒功夫,筆者就看到一誠大師、鐵凝等步入殯儀館,不久後離開。
九時許,殯儀館對普通民眾開放,排在前列的季老弟子錢文忠教授快步入場。這位近來在媒體頻頻曝光的學者,今日沒能獲准提前進入,只能和眾人一起在外等待。等候期間,錢教授表示,季老所留下的文化遺産屬於全社會。
殯儀館內,迎面正中高懸著“沉重悼念季羨林先生”的橫幅。橫幅下是季先生遺像——還是那頂線絨帽,那熟悉的藍色中山裝,那和藹的微笑,而今已成永恒。
遺像之下,擺放著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敬獻的花圈。事實上,整個殯儀館已經擺滿了花圈,一個個公眾熟知的名字,層層疊疊。
季老安詳地靜臥在鮮花翠柏當中,仿佛睡熟一般,身上覆蓋著鮮紅的黨旗。
季老的家屬排成一排,向前來送別的民眾致謝。季老之子季承先生排在第一個,每經過一個人,便鞠一個躬。這一日,不知鞠了幾千個躬。
十時三十分許,殯儀館已開放一個半小時,前來送別季老的人群依然絡繹不絕。距殯儀館百米之外的通道入口處,也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花圈、輓聯等。季老素來愛荷,有心人還抬來了一大盆含苞待放的荷花。那一抹淡紅,為現場增加了幾許溫情。那一縷清香,正合季老之高潔品性。
十時四十五分許,殯儀館結束對外開放,但現場仍有很多人不捨離去。
筆者隨後離開,心中默默回憶季老的音容笑貌。距現場六七百米,從兩名學生模樣的少女身旁經過,耳畔傳來低低的哽咽聲。她們手中,正是季老生平的小冊子。老人微笑著凝視後輩,安詳無比。
相關鏈結:
責編:閆彬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