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荀志國 青海報道) 撒拉族是我國22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現有人口9萬多人,主要居住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由於撒拉族聚居地自然條件差、位處偏遠,長期以來社會發育程度低,生産生活還存在諸多困難,貧因問題比較突出。據統計,現有撒拉族貧困人口83054口數的近90%。
依託國家“小民族、大扶持、大發展”政策,自2006年黨和國家實施扶持少小民族發展工作以來,四年累計完成各類投資22023.41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資金4984萬元,省地縣配套13076.62萬元,群眾自籌342萬元,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補助資金3620.79萬元,項目541個,全縣7.15萬撒拉族群眾受益,使撒拉族聚居區基本實現了“四通、五有、三達到”的目標。有效改善了撒拉族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推動了富裕文明和諧新循化建設進程。2008年,全縣完成生産總值9.18億元,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240萬元,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250元。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90個撒拉族村全部實施了村道硬化、人畜飲水和通電工程,66個撒拉族村有衛生室和文化室,廣播、電視、通訊覆蓋率達100%。園林化城鎮建設成效顯著,綠化覆蓋率30%,城鎮建築民族特色穹頂風格明顯。去年,完成縣屬固定資産投資5.59億元,同比增長14%。特色種植業規模得到擴張,以核桃、花椒、線辣椒為主的特色作物面積達17萬畝,農業結構調整面達84%。土地流轉面積達15267萬畝,建成“一核兩椒”、優質油菜、脫毒馬鈴薯、冬小麥、雜果、特色集中種植區等六大特色農業産業帶。農區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農牧民收入通過大力實施“西繁東育”、“自繁自育”項目,鼓勵支持規模養殖,全縣規模養殖戶達6800戶,牲畜社會飼養量達46.8萬頭(只),畜牧業産值達1.64億元,畜牧業收入在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達38.8%。勞務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拉麵經濟“撒拉人家”、民族建築“寧巴石匠”和撒拉族刺繡“奧運福娃”等勞務品牌正逐步成形。 2008年,全縣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4.2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7億元。民族工業蓬勃發展,先後扶持壯大了仙紅、天香、忠華核桃等一批國家級、省級産業化龍頭企業,培育了雪舟、伊佳“布哈拉”等國家馳名商標,創新了“村企共建”模式,增加了農民收入。以民族用品、清真食品、旅遊紀念品、農畜産品加工等為主的街子工業集中區形成框架。2008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07億元,産品銷售率達96%。特色旅遊得到新發展,深挖撒拉族民俗文化內涵,加快孟達天池、十世班禪大師故居、駱駝泉等重點景區開發建設,借助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等節慶活動,擴大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特色旅遊業發展。去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1.7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4億元。
責編:張仁和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