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荀志國 青海報道)長期以來,循化各族群眾憑藉黃河兩岸相對良好的自然地理條件,有種植核桃、線辣椒、花椒、蘋果、西瓜等特色優質農産品的傳統,因此,循化素有青海“瓜果之鄉”的美譽。但一直以來,因核桃等産業收益週期較長而未能形成規模種植。然而,一位撒拉族青年——韓忠華的大膽嘗試改變了這一局面,也托起了貧困農民靠種植業增收脫貧致富的夢想。
1999年,積石鎮石頭坡村撒拉族青年韓忠華通過走基地、觀市場,進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在本村通過租賃的形式承包了87畝土地,從新疆引進2000株核桃苗木,大膽嘗試以引進的優質薄皮核桃嫁接本地極其稀貴的“露仁核桃”(因核桃皮薄如羽,每當果實成熟之時,果仁就會自行裸露而得名,但産量很少),並建起了忠華核桃園。俗話説:“桃三年,杏五年,想吃核桃十八年”,而韓忠華引進的核桃三年就開始挂果,打破了當地核桃要等18年才能結果的定數,而且産出的核桃皮薄肉厚品質好,深受市場歡迎,每公斤平均買到了60元左右,在全國第五屆農展會上,創出了每公斤216元的高價。面對“小核桃、大産業”的廣闊前景和可觀的經濟效益,在縣委、縣政府和農科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韓忠華將本村和鄰村500畝耕地進行了租賃承包,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4年後,核桃大面積挂果豐産,並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也使韓忠華從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致富的途徑。
為充分發揮忠華核桃園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廣忠華核桃園的集約經營模式,激發全縣群眾創業激情,引導群眾大力種植薄皮核桃,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縣委、縣政府把韓忠華的核桃園命名為“忠華核桃科技示範園”,在全縣範圍內進行推廣核桃種植。在忠華核桃科技示範園的輻射帶動下,群眾大面積種植薄皮核桃,包括周邊的化隆、民和、樂都、尖扎等縣3500多戶群眾也紛紛加入了發展薄皮核桃的行列。目前全縣近40%的核桃樹已開始零星結果,預計進入盛産期後,年産值達2.1億元。據估算,每畝核桃林在盛果期的産值可達到8000元,比1畝小麥産值高出近10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因此將提高1600元。
為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提高核桃種植效益,韓忠華順勢成立了忠華核桃有限公司,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結合國家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的實施,整合項目和資金,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幫助忠華核桃公司建起了廠房,購置了設備,鼓勵發展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種植經營模式。目前,公司已跨縣、跨地區通過租賃形式建立了核桃基地4000多畝,每年以600元/畝的標準向土地流轉農戶進行補償。同時,公司無償為農戶提供栽培、嫁接、育苗、蟲害防治等科技服務。去年零星挂果産出的10萬公斤核桃全部由核桃公司以市場價收購,加工精選核桃、核桃仁等産品34萬公斤,實現産值1200萬元。目前,公司總資産達1950萬元,吸納了80多名本村及周邊群眾就地就業。
近年來,在全國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政策的強力推動下,結合省委、省政府關於河湟現代特色農牧業百里長廊建設的部署和地委、行署打造黃河谷地10萬畝核桃基地的要求,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先後整合投入人口較少民族發展項目資金400多萬元,加快土地流轉步伐,以建設特色種植示範集中區為引領,使全縣以薄皮核桃、線辣椒、花椒為主的特色種植業蓬勃發展。重點培植了忠華核桃園、蘇只核桃園等示範基地31個,扶持壯大了天香、仙紅等龍頭企業,發展了一批農業合作社和專業仲介組織,全縣農業結構調整面達85%,各種形式土地流轉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12.8%。土地的流轉,不僅使農戶從土地上取得了穩定的收益,還能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安心外出務工增收,而且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忠華核桃科技示範園不僅是循化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更是循化、海東乃至全省土地流轉,實現規模、集約經營的成功典範。
2007年,循化薄皮核桃示範區項目通過國家級驗收。同年,循化薄皮核桃在農業部舉辦的全國名優果品交易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循化薄皮核桃被國家商標局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是繼循化線辣椒後,我縣第2件獲國家商標局註冊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忠華核桃園的勃勃生機,給循化帶來了滿目蔥蘢的綠色希望,可以説,忠華核桃園是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培植産業的成功園;是撒拉族青年創業致富的典型園;是調整農業結構抓特色的成果園;是農業科技試驗推廣的示範園;是農業觀光旅遊的生態園。綠色的核桃裝扮了秀美的循化,分外妖嬈。
責編:張仁和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