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中國之聲記者馮雅)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專家郭同欣昨天(23日)發表文章稱,當前我國經濟已見底回升,預計今年二季度GDP增速將達到8%。詳細內容,中國之聲連線了中央臺記者馮雅——
主持人:郭同欣判斷認為二季度GDP增速將達到8%的理由都有哪些?為什麼他認為我國經濟已經見底回升?
記者:郭同欣在文章中表示,統計數據和有關行政記錄顯示,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開始見底回升,首先,從GDP季度同比情況看,此輪經濟的底部應該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從初步測算的GDP季度環比情況看,這輪經濟的底部應該在去年四季度。
郭同欣表示,國際上通常用GDP和其他一些相關指標的波動判定經濟運行所處的階段,其中GDP是最綜合最重要的判定依據。具體到我國,由於農業、服務業相對比較穩定,加之GDP核算只有季度數據,因此,衡量經濟週期變化更要看工業生産及相關重要産品的變動情況。
從工業生産走勢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去年6月份增長16%,此後逐月明顯下滑,到今年1-2月降到了3.8%。從3月份開始,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波動回升態勢。到5月份,增速基本恢復到去年10月份水平。這種工業運行走勢表明,此輪經濟的底部應該在去年11、12月和今年1、2月份。
從主要工業産品看,全國鋼材日産量去年10月為全年最低水平,到今年5月份,達到184.8萬噸,為去年以來最高水平。全國日平均發電量今年1-2月份降到最低82.8億千瓦小時。從今年3月份以後開始回升,到6月上旬已接近100億千瓦小時。
總之,無論從GDP、工業生産增長情況,還是從鋼材生産量、發電量等實物指標來看,如果不出現新的大的意外,基本可以斷定,當前我國經濟已經見底,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下階段經濟可望企穩向好。
主持人:看來目前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在不斷增多,企穩向好的跡象更加明顯,但是我們還要看到,當前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衰退之中,國內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也在進一步顯現,那麼未來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回升是否也存在不少障礙呢?
記者:郭同欣認為,需求不足依然是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從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看,無論是CPI還是PPI,總體上同比繼續下降,表明需求相對供給而言仍然顯得不足。
從目前經濟增速看,也與正常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儘管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有所加快,但與歷史數據相比,與增加就業的要求相比,當前經濟增速仍處於較低水平。
由於世界經濟的明顯放慢,外需的大幅減弱,外需成為拖累經濟放緩的最主要力量。儘管內需在持續加快增長,但仍然難以完全彌補減弱的外需。
需求不足,導致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産能過剩直接導致部分企業開工不足,競爭加劇,産品價格下跌,最終影響企業投資意願,拖累相關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回升。産能過剩也將加大部分行業生産經營的困難,加劇虧損企業虧損狀況,導致企業總體效益低下。
郭同欣認為經濟增長的第三大隱憂是通貨膨脹的預期有所抬頭。儘管當前價格水平仍處在低位,但由於貨幣信貸前期增加較多,國際國內市場初級産品價格普遍明顯上揚,社會公眾對下階段可能出現的通貨膨脹預期有所增強,一旦價格上漲繼續加快,不僅會增加微觀主體經濟活動的成本,而且也會壓縮宏觀調控的空間。
相關鏈結:
責編:趙德禮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