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島內媒體期待的那樣,馬英九6月1日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裏握手寒暄。雖然只有短短的24秒,卻被認為是“近年來臺美雙方非正式的最高層級會談,極具象徵意義”。
據《中國時報》6月2日報道,在薩爾瓦多新總統就職典禮上,馬英九被安排在臺上“元首區”第一排最左側,而希拉裏則坐在台下的外交部長區,距離十幾米。不過此前在薩爾瓦多前總統舉行的國宴上,兩人已經“不期而遇”。台灣“中央社”報道説,馬英九夫婦和希拉裏碰面時,後者主動打招呼問候,雙方握手致意。馬英九以“克林頓太太”稱呼希拉裏,並以“我是台灣的總統”做自我介紹。他説:“我們很感謝你們在兩岸事務上的幫助”,並強調在和中國大陸的關繫上,“我們會盡可能維持平穩”。希拉裏回應道,“那正是我們所希望的”,馬英九接着説“我們會繼續努力”,希拉裏則表示,“很好,這對大家都好”。此外,馬英九和被認為對台灣不友善的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也有較自然的互動。
馬英九與媒體茶敘時,將他與希拉裏碰面定位為“純粹是外交場合禮貌性的寒暄”。他説,出發前大家都知道希拉裏也應邀出席就職典禮,因此這場會面應該不算是不期而遇,並強調不會對這些禮貌性接觸刻意炒作,“台灣和美國的關係,不可能靠這種偶爾碰面來增進,尤其在非常敏感的情況下,應該維持禮貌性寒暄的本質,這才是最好的做法,也才能取得友邦的信任,知道台灣做事穩重,不會造次”。綠營對這24秒卻很不滿意。民進黨“立委”黃偉哲稱,台灣與國際政要見面雖是好事,但不用無限上綱成為無限榮耀,適當表現就好。“立委”葉宜津也稱,這二十幾秒的交談,馬英九竟然是提到中國大陸與台灣的關係,而非提到台灣與美國的友善關係,“這樣的對話,台灣人不會滿意”。針對《自由時報》2日報道“馬英九過境美國期間,疑似入住台灣通緝犯陳由豪開設的洛杉磯環球希爾頓飯店”,綠營大加批評。“立委”高志鵬聲稱,同一區域同一價位的飯店應該有很多,馬英九卻選擇去住通緝要犯開的飯店,“是要告知大家,他要重修舊好嗎?”“立委”涂醒哲還稱,馬英九競選期間,陳由豪到底給了多少好處,應該深究。總統府”則澄清説,該飯店早已換人經營,且馬英九不會以政治考量選飯店。
台灣“中央社”評論説,自臺美於1979年“斷交”以來,除這次馬英九和希拉裏在薩爾瓦多國宴握手寒暄外,上一次則要追溯到2003年11月陳水扁和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巴拿馬百年國慶的碰面,“當時的扁政府將此視為臺美關係的一大突破,臺美媒體也大幅報道‘鮑陳會’,牽動美中臺關係的敏感神經。美國國務院隨後定調,鮑威爾和陳水扁未安排正式會面,也未曾正式會面”。《中國時報》認為,馬英九感謝希拉裏對兩岸事務的關心,雙方自然寒暄,“凸顯臺美互動良好,意義重大”。文章還稱,北京密切關注馬英九是否做出像陳水扁之前刻意與美國前總統布什夫人握手等不符國際禮儀的做法,“一旦出現馬英九與希拉裏‘辟室密談’的狀況,恐怕將嚴重影響兩岸關係”。
相關鏈結:
責編:趙德禮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