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及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即將發佈

 

CCTV.com  2009年05月27日 15:3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記者苗苗北京報道)根據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7]6號)精神,為推動我國古籍保護深入開展,繼2008年3月1日國務院批准公佈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392種和第一批51家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後,近日,文化部確定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推薦名單4478部,其中先秦兩漢9部,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146部,宋遼夏金元645部,明清時期3411部,民族文字13文種266部,其他文字古籍1部,共4478部。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推薦單位62家,涵蓋了各系統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行業的相關單位。

  本次評審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申報單位較第一批多出一倍,共申報古籍12199種。公共圖書館系統有106家申報,入選2679部,高等院校有102家參與申報,有66家,965部古籍入選,文博系統60余家單位參與申報,有47家的551部入選,個人申報此次有14家,比第一批增加12家,其中7家藏品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具有嚴格的入選標準。名錄的主要收錄範圍是1912年以前書寫或印刷的,以中國古典裝幀形式存在,具有重要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的珍貴古籍。少數民族文字古籍視具體情況適當放寬。國家珍貴古籍的評選標準,原則上與《古籍定級標準》(WH/T20-2006)所規定的一、二級古籍的評定標準相同,即國家珍貴古籍原則上從一、二級古籍內選定。在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評審中,有一些未見於以前著錄的善本出現,如,安徽皖西學院的古籍收藏向不為人所知,但這次申報數量較大,而且有八部入選,其中一部宋衢州州學刻元明遞修的《三國志》,在《中國善本總目》中未見著錄。還有藏于雲南大學圖書館的宋刻《春秋經傳集解》、遼寧省館的宋淳熙年間浙刻《揚子法言》,也未見《中國善本總目》著錄,頗引人矚目。還有一些由於歷史原因分藏兩處的珍貴典籍團聚名錄,宋本《五燈會元》向無全本,此次上海私人藏書愛好者的一件宋本《五燈會元》六至十卷,與國家圖書館此書的一至五卷原為同一部書,為此書宋本的團聚打下很好的基礎。而長春圖書館申報的一冊明刻本《資治通鑒綱目》經專家認定應為宋代刊刻,更給專家們一個驚喜。此外,民族文字增加了布依文的品種,而且數量也增加到266部。此次澳門特別行政區有1家收藏單位的3部古籍入選,也成為此次評審中的亮點。

  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審共收到125家單位的申報材料,涵蓋了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行業的相關單位。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組織專家分赴全國各申報單位進行實地考察。之後,在北京召開了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專家評審會,全國各系統的16位專家參加了會議。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評審遵照文化部下發的《“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申報評定暫行辦法》進行,入選單位必須具備四條基本條件:收藏古籍的數量一般在10萬冊件以上或收藏古籍善本數量在3000冊件以上;有古籍專用書庫;有專門的古籍保護機構和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健全;有專項古籍保護經費。經專家評審,最終確定62家申報單位作為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推薦單位,其中甘肅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樓、山西祁縣圖書館較為有特色。

  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的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距今已有280年的歷史。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1982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拉卜楞寺藏經樓內收藏有宗喀巴、西藏各大活佛、歷世嘉木樣大師的作品集。寺內現藏各類文獻68730部,其中極其珍貴者眾多:貝葉經兩部,其一由蘭扎文書寫,其一由烏爾都文書寫,均為聖者遺物。金汁、銀汁書寫《甘珠爾》各一套;一世嘉木樣和一世薩木察倉親筆書寫金汁《賢劫經》各一套;金、銀、珊瑚、松耳石、珍珠等混合液書寫《賢劫經》《般若八千頌》經典60部;絲線刺繡《善為經》等。浙江瑞安玉海樓,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是我國現存不多且還完整保持原有格局和功能的藏書樓,現存古籍圖書4000多種,30000多冊,其中善本部分387種3305冊,部分善本書列入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以地方鄉邦文獻和孫氏父子手批校本為主要特色。山西省祁縣圖書館收藏古籍5.4萬冊,其中善本1.8萬冊,藏有宋本《昌黎先生集考異》等珍本,在縣級圖書館中非常突出。

  評審、公佈《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及“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對弘揚中華文化,增強全社會的古籍保護意識意義重大。同時也是為了以評審工作為抓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古籍保護制度,加強對古籍保護工作的管理,加強對珍貴古籍的重點保護,推動各古籍收藏單位改善古籍保護條件,以此帶動古籍保護工作的科學、規範、全面、持續開展。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