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醫生在病房內對被隔離者進行檢查。地壇醫院是北京收治甲型H1N1流感病例定點醫院,在其感染二科隔離的都是接觸甲型H1N1流感疫區來京後發熱或是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後發熱,需要進行醫學觀察者。這裡每新接治一位發熱患者,醫護人員都會在第一時間取其咽拭子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即可排除發熱者染疫可能,只待患者病情痊癒,即可出院。如果被診斷為疑似或者確診病例,則被轉運至ICU隔離病房。新華社記者 李文攝
5月20日,被隔離者小秦在病房內上網。新華社記者 李文攝
新華網北京5月21日電 題:直擊甲型H1N1流感定點醫院發熱隔離區
新華社記者周婷玉、王思海
走廊上色彩溫暖的油畫、護士們溫柔的笑容、病房窗臺上溫馨的鮮花……
這裡和其他病區一樣,安靜、整潔、乾淨;這裡又和其他病區大不相同,因為這裡是甲型H1N1流感定點醫院的發熱隔離區。
2009年5月20日,新華社記者走進北京地壇醫院發熱隔離區——感染二科,直擊隔離區醫護人員以及發熱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隔離病區在醫院的南邊,目前收治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京的發熱患者,他們都是來自甲型H1N1流感流行國家和地區或者是與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過密切接觸。
地壇醫院感染二科病房主任陳志海告訴記者,這些發熱患者進入病房後,醫護人員會在第一時間為他們取咽拭子標本,同時送醫院和北京市疾控中心實驗室,進行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就排除,等患者病情痊癒,就可安排出院。
發熱隔離病區在住院部的5樓。從外界空間通往5樓的區域叫清潔區。在清潔區經過兩道需用門禁卡才能打開的大鐵門後上樓,就進入了半污染區,醫護人員就是在這一區域工作和休息,更換防護裝束、討論患者病情等。
記者在半污染區看到,醫護人員都穿著日常的白大褂、戴著外科口罩忙碌著。在護士站有一塊監視屏幕,通過監視器醫護人員可以看到隔離病房的全景:洗手池、床頭櫃、壁挂電視等一應俱全。
半污染區兩邊22間隔離嚴密的負壓病房就是污染區。據了解,負壓病房上方有一個送風口,在病床頭邊有一個抽風口,這樣帶有病菌的空氣很快就被抽走統一處理,不會擴散到屋外去,也可避免醫護人員被感染。
陳志海介紹説,整層病房外面是一個完全連通但與外界隔離的“陽光走廊”,既可讓患者“享受”陽光,也方便患者病情變化時直接將病床推出病房轉診到其他病區,避免交叉感染,但患者不能在走廊內活動。
每間負壓病房都有門與半污染區相通,但不打開。醫護人員統一在其中一間空病房內穿戴完備後,通過外圍走廊進其他病房。每間病房門口還有一個雙層窗口,醫護人員可從中觀察病人情況,也可從這一通道給病人遞送食物等。遞送東西時,醫護人員先打開一層玻璃,把東西放在兩層玻璃中間,關上後,患者才能打開裏面一層玻璃,取出東西。
在醫護人員統一齣入的空病房內,護士于艷萍正在做著進入病房接班的準備。
她先戴上一層外科口罩,再套一個N95口罩,然後是一層薄的帶帽子的連體防護服,防護服的縫合處貼著一道藍色密封條。
穿好防護服後,于艷萍開始戴手套和鞋套,並確保袖口和褲口密閉無縫,然後再穿一層白色的布質隔離衣,再戴一層手套和鞋套,最後戴上透明的護目鏡。穿戴好後,全身沒有一處暴露在空氣中。訓練有素的護士們穿戴一套下來10分鐘左右。
“接觸發熱隔離病人必須要做到這樣的二級防護。”于艷萍説,她們一進去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防護服不透氣,稍微一動就汗流浹背,體力消耗很大。“這還沒進病房呢,我已經開始出汗了。”
于艷萍告訴記者,病房內一般保證有4名護士,巡迴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和體溫、健康監測,如整理床舖、清掃房間、照顧患者生活等。如果患者體溫過高還要用溫毛巾幫他擦拭身體幫助退熱。另外還要對一些患者不定時地進行心理護理。
于艷萍進入隔離區。通過病房窗口,記者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這位當年抗擊“非典”的英雄,為了孕育下一代放棄了今年護士長職務的競聘,並且已經服用了4個月的葉酸,但面對疫情來襲,她毅然選擇了第一線,孕育計劃不得不延期。
病房內,被隔離者小秦正坐在床上上網,看到窗外的記者,小秦熱情地招了招手,還走到窗口和照顧他的護士一起和記者們打招呼,臉上是充滿陽光的笑容……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