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五月十四日電(記者 鄧敏 耿軍)“國際經濟金融論壇”五月十四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台灣地區重要領導人蕭萬長表示,台灣經濟應該已經度過最艱難時刻。
蕭萬長在論壇致辭中表示,台灣是海島型經濟,因為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及出口,因而受到全球金融海嘯及經濟衰退的衝擊相對嚴重。台灣在這次全球經濟與金融危機中,相較于競爭對手國受傷似乎更重,關鍵就在於過度依賴以中國大陸作為製造工廠,並以美國、歐洲為最終市場的“間接代工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現在因情勢轉變,我們已有決心並正採取具體行動來改變台灣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我們因應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現實,將“以大陸為工廠”逐漸調整為“以大陸為市場”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我們調整産業發展方向,積極掌握及開發核心技術,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與通路,藉以擺脫在全球供應鏈上純粹代工者的角色,提升台灣産品的競爭力。相信我們的努力,可以讓台灣在全球經濟大洗牌的過程中,重新擦亮招牌,再創台灣經濟另一高峰。
蕭萬長提出,未來台灣再創經濟高峰的三個方向是:
第一,發展經濟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未來我們經濟發展的目標,不只是單純的追求經濟成長(Growth),而要強調增進國民的福利(Welfare)及就業機會,以及維護生態環境,提升生活質量。
第二,政府在經濟發展扮演的角色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在對抗經濟衰退扮演的基本角色是“救急”與“救窮”。政府紓困或建設的各項支出,都必須作好成本及效益的評估,避免各種不當的浪費及後遺症。
第三,發展經濟應重視核心競爭力。要維繫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就必須保有催動經濟長期成長的引擎,這也是核心競爭力之所繫。
蕭萬長指出,這次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對經濟的衝擊,借由全球化擴散到世界各地,究竟還要多久時間才能看到全球經濟的穩健復蘇,即使是頂尖的經濟學家也很難有絕對的把握。不過,近來全球各地在金融及經濟上出現一些樂觀訊息,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與契機。
相關鏈結:
蕭萬長説,近來台灣工業生産及出口衰退已逐漸減緩、股市大幅回升,島內、外專家機構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各項預測也從原先非常悲觀的看法轉趨緩和甚至審慎的樂觀。總的來看,台灣經濟應該已經度過最艱難的時刻,並可望從谷底逐漸開始回升。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管中閔在分析台灣應對金融危機的策略時指出,大陸正致力於拉動內需、民間消費,而中國市場的膨脹正可以彌補美國市場的萎縮。目前台灣與大陸的關係與二00八年以前不一樣了,雙方簽署了多項協議,我從上個月的南京會談中看到了兩岸合作的機會,因此台灣要善用這一機會,未來才會保持經濟穩定成長。
台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也在論壇上表示,近來兩岸關係的突破吸引了國際的目光,去年六月以來三次江陳會達成的多項協議及突破,將使兩岸經濟及金融的合作關係邁向新的里程碑。因此,在十五日的論壇中,還將邀請兩岸企業領袖及著名學者,就兩岸金融及經濟趨勢和展望進行深入剖析。
責編:程衝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