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3日電 題:危機來時,我們兄弟同心——兩岸攜手共渡金融危機難關
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胡蘇 王攀
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海峽兩岸同受波及。危機來時,大陸各地加強對臺商的幫扶,臺商從大陸刺激內需和産業振興規劃中獲得脫困轉機和發展契機,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步伐加快,兩岸共度時艱正成為當前兩岸各界的共識。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兩岸攜手合作,近可渡過難關,化危機為轉機,讓人們風雨之中反添信心;遠可推動兩岸經濟往來正常化與機制化,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誠如溫家寶總理近日在廈門考察時所説:“兩岸就是要攜手。我們歡迎台灣的企業來大陸投資,這不僅是資本的結合,而且是技術的結合,是人民情感的交流,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信心比黃金還珍貴”
聯眾(廣州)不銹鋼有限公司的花園式廠區裏,運送原料和提貨的大貨車進進出出。公司董事長、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李必賢指著路旁的數十個大貨櫃説:“我們的煉鋼生産線就將建成投産,公司的總投資額將突破10億美元,超過了原定的8億美元。”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這家台資企業在去年10月、11月曾出現訂單下降三四成的情況。
“不過,12月就回升了,今年一季度的出貨量則超過了去年同期,”李必賢説,“大陸及時推出4萬億投資和重要産業振興規劃,大大提振了我們的信心。在大陸拉動內需過程中,對特種鋼的需求非常可觀,我們的成長是可以樂觀預期的。”
“今年以來,我們的混凝土産品出貨量同比增長非常明顯。”在南寧投資水泥製品公司的臺商周世進同樣充滿信心。
他認為,自己的公司能在危機下保持平穩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大陸擴大內需計劃帶來的商機。據了解,南寧市推出了城市輕軌等大型基建項目,周世進的企業正參與其中。
國臺辦今年3月明確表示,大陸鼓勵台資企業積極參與“家電下鄉”的招投標工作。其後不久,江蘇昆山台資企業櫻花衛廚的15款熱水器就成功中標“家電下鄉”推廣産品,讓這家企業的生産線在“寒冬”中依然一片繁忙景象。此外,上海宏碁、福建捷聯等台資企業的品牌電腦,也已參與到“家電下鄉”計劃中。
大陸為振興汽車産業,陸續推出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及“汽車下鄉”等政策,惠及佈局大陸市場的台灣汽車業。投資大陸東南汽車的台灣“中華汽車”表示,東南品牌的4款商用車型可望分得部分市場商機。
台灣最大的汽車零件業者東陽集團在大陸合作車廠的帶動之下,也大為受惠。集團總裁吳永茂還看好大陸斥資上百億元支持汽車産業技術創新,他認為東陽集團可由此贏得更多大陸車廠的訂單。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廈門考察時表示,要積極解決臺商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這再度展現了大陸方面對台資企業的真誠關懷。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唐永紅認為,大陸一系列積極的經濟政策,大大提振了台資企業應對挑戰的信心和勇氣。
“面對重重危機,信心比黃金還珍貴。有了這股底氣,再大的困難也不可怕。”福建臺商劉鳳嬌説。
“一條心就能渡過難關”
“訂單有所好轉,但誰也不敢説危機已經見底。臺商們經常在一起商量下一步的對策,地方政府每個月也找我們了解情況,”東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春榮對記者説,“這個時候,同心同德很重要。危機總是一時的,齊心協力就能轉危為安。”
面對尚不明朗的經濟形勢,臺商聚集區的地方政府在落實中央政策的同時,還針對台資企業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調查走訪,出臺具體幫扶措施。
廣東省臺辦主任陳國興介紹説,廣東出臺了《廣東省支持港澳台資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加快轉型升級若干政策措施》,在財政支持、稅費減免、審批程序簡化、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加強金融服務等方面提出了30多條政策措施,包括取消和停收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允許困難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允許台資企業申請企業挖潛改造資金、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
在江蘇昆山,臺商也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暖意。記者在採訪中得知這樣一件事:市長管愛國從供電部門提供的用電量統計中發現,台資企業捷安特今年一季度的用電量下降,於是趕緊帶著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公司了解情況,看有什麼困難需要政府幫助解決。
廣州臺商程豐原的企業去年11月訂單下降50%,造成資金嚴重緊張。“當時的壓力非常大,還好在市政府支持下,我們挺過來了。春節後,我們的訂單增長了2倍,目前的交貨期排到了8月。公司不但沒有裁員,春節後工人還增加了200人。”程豐原説。
“臺商處在非常困難的時期,市政府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協調降低了廠房租金,減半徵收1年堤圍保護費,社保費可以緩繳,調峰電力認購價從每度0.045元降到0.022元。”東莞臺商李文誠對記者説。
“政府給予幫助是一方面,臺商自身更要積極應變,結合新政策,進行産業轉型升級和産品結構調整。”廣州臺商林顯章説。
近來,各地台資企業協會與島內産業輔導機構聯手,不定期在大陸舉辦研討活動,引導中小臺商“抱團”轉型升級和開拓內需市場。記者在東莞了解到,當地台資企業協會正規劃成立大賣場和物流中心,希望整合中小臺商開拓內銷市場。
“最壞的時候,常常也是最好的時候。”在福建設廠5年多的劉鳳嬌告訴記者,她正準備在大陸申請商標,轉戰內需市場,將把工廠規模擴大2到3倍。
共克時艱,還體現在台資企業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去年底至今,由於訂單縮減,台資企業卜碩機械有限公司一度出現虧損,但公司通過加強資金管理、開源節流,恪守“不裁員、不減薪、不欠薪”承諾,在金融危機下保持了低於2%的員工流動率。
“面對訂單減少、利潤縮水,我和大陸員工進行了很好的溝通。只要大家一條心,就能渡過難關。”已在東莞紮根安家的李文誠説。
“我們更加深刻理解‘和則兩利’”
“融資問題一直是臺商最關心的,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發展。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兩會在南京簽署了《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擔任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的程豐原對記者説,“金融危機之下,兩岸加快金融合作的步伐,對台資企業擺脫困境、推進轉型升級、開拓內銷市場,都將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上海臺商劉順衡説:“金融危機下,我們臺商更加深刻理解了‘和則兩利’的含義。”南京明基醫院副執行長江明洲説:“兩岸‘三通’的加速實現,為兩岸攜手應對金融危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正是臺商大有作為的時候。”
今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上,溫家寶總理在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時指出,在當前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兩岸同胞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面向未來,捐棄前嫌,密切合作,攜手並進。
台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評價説:“大陸市場是台灣經濟的重要助推器,溫家寶提出的重要主張,對台灣經濟而言就是一顆‘定心丸’。”
兩岸産業對接、企業“強強聯手”近一段時間快速升溫。4月29日,中國移動宣佈與台灣遠傳電信簽署股份認購及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刺激次日臺股創近18年來最大漲幅的重要利好。
在兩會南京會談達成大陸資本進入台灣的原則共識後,大陸一些企業積極籌備入臺投資;台灣金融主管部門隨後宣佈許可大陸境內合格機構投資者(QDII)進入台灣資本市場,投資者對台北股市的信心水漲船高。
“兩岸要合力應對危機,要實現合作雙贏,就應該抓緊時間為兩岸經貿‘鬆綁’。”林顯章説。
儘快破除兩岸經濟合作中存在的諸多制度性障礙,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成為兩岸工商界和學界的共同呼籲。廈門學者唐永紅指出,兩岸合作雙贏、共度時艱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兩岸應加快撤除經貿正常化壁壘,將抵禦危機的“合力”發揮到極致。
李必賢説:“我們希望兩岸加快溝通,儘快達成兩岸經濟合作協議,這對臺商和台灣經濟都有非常正面的意義,對大陸也有積極影響。”
相關鏈結:
責編:孫潔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