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汶川大地震一週年:沒有思索的眼淚只是含鹽的水

 

CCTV.com  2009年05月12日 10:5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專題:汶川特大地震一週年紀念

  “512四川大地震”一週年祭日,一位小妹妹來到遭毀城的北川老縣城中學遺址,懷念在大地震中遇難的英俊大哥哥。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二日電 題:沒有思索的眼淚只是含鹽的水

  本社評論員 周兆軍

  二00八年之後,五月十二日成為中國人記憶中不可觸碰的傷痛。回望汶川,一年前那個天地巨變的瞬間,數萬鮮活的生命驟然隕落。太多的眼淚,將這一年浸潤得悲壯而深情,飽滿而滄桑。

  但是,沒有思索的眼淚只是含鹽的水。

  恩格斯説:“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一年過去了,需要思索的,是我們曾經和即將用何種方式,來補償那些長眠地下的死者和家園破碎的生者。需要思索的,是這場災難留下了哪些啟示,為一個民族賦予了新的前行的力量。

  無數普通人對逝去生命的愛,喚醒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對“人”的尊重。從設立哀悼日,到為平民降半旗;從網絡公祭,到清明追思;從對生者的人道主義救援,到對遇難者人數鍥而不捨地追蹤和調查,都是尊重生命意識的徹底覺醒。

  對生命的尊重,是衡量一個現代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有人説,汶川地震見證了中華民族邁向現代文明的步伐,災難喚醒文明古國對個體生命的尊重。但是,對“人”的尊重,不應僅停留在重大災難降臨的時刻。歷經了大地震的靈魂洗禮後,高揚“人”的旗幟,以人為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應成為全社會共識,並作為政府施政的基本理念、出發點和歸宿。

  大地震帶來的另一思索,是政府要確保信息的公開和透明,並在公開和透明中保障人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在這場大災大難面前,中國力圖展現一個開放透明的國際形象。新聞的開放,讓北京奧運在世人矚目下加分。越開放,閒話和不負責任的責難就越少。

  在政府信息公開方面,中國的進步顯而易見,但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例如,就抗震救災中資金使用的問題,對於社會上的某些質疑,是否能夠反應得再快一些,解釋得再清楚一些。確保捐贈錢物的使用高效透明,其意義超越經濟,事關民族凝聚力的長遠。

  地震發生後,外界震驚于中國政府動作之快,動員能量之大,同時也驚訝地發現,地震帶來中國民間力量的“井噴式爆發”。各種社會機構、非營利組織、慈善團體和志願者,作為“第三種力量”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

  地震發生之初,民間組織與志願者的的參與讓驚恐無助的災民感到溫暖,分擔了政府的壓力。但在轉入重建後,“第三種力量”退潮,政府“大包大攬”的模式回歸。據報道,目前服務於災區的志願者不足萬人。這種現象同樣值得深思,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調動民間力量、仲介組織的積極性,是時候了。

  數萬生命的隕落,也應該喚回我們對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就像尊重和敬畏生命一樣。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人類自身的生活條件、人類的發展和幸福等,都離不開自然,所以,人們的活動應該遵守自然法則。

  如何堅持尊重科學、尊重自然,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將成為下一步所有建築規劃的重大命題。任何挑戰大自然極限和忍耐力的做法都應當緩行。

  災難是一面鏡子,照見一個個家庭的悲歡離合,也照見一個國家的滄桑巨變。震後一年,回望汶川,回望天災過後家國變遷,是希望植根這片韌性土地的自我革新,不會隨時間消逝,不會被固有觀念和積習侵蝕。(完)

  相關鏈結:

責編:閆彬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