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14時,因5.12大地震被摧毀的北川老縣城解禁封城,接受民眾悼念。中新社發 富田 攝
百餘人的盧姓家族祭祀團回城祭奠死難親人
隔水而望的哀思
李銀珍回城祭奠
在地震一週年即將到來時,昨日下午2時,封鎖已久的北川老縣城,終於又對外開放——這是繼“百日祭”和清明節後,北川老縣城第三次“解禁開城”,以深切悼念“512”特大地震的遇難同胞。早在“開城”前兩小時,交通管制點已安排到了兩公里外,警戒鐵門外則被數以萬計的祭奠人群擠得水泄不通,但現場別樣的安靜。“封鎖線”前的溫馨提示,讓每位同胞都選擇了默默禱告——放輕你的腳步,放低你的聲音,給逝者一個安寧。
終於,縣城重開。人們用菊花和香燭,帶去了自己對逝去親人和同胞的思念與祝福。
由於縣城的斷壁殘垣,依然存在垮塌的隱患,為防止意外傷害,政府部門專門在老城內設置了多個祭奠臺。縱然有武警和民警把守,但祭親的同胞們,仍然情難自禁地一步步跨越“禁區”:“求求你,讓我們過去!我們只想離親人再近一些……”
面對同胞的哀求,“把守者”選擇了理解和“有限度的讓步”。一位民警感嘆:“其實,我們也和逝去親人更近一些……”
據悉,此次北川開城,將持續至13日。
鏡頭一平靜
一年中第600次鞠躬
沒有焚燒香燭紙錢,也沒有流淚傾訴,站在滿目瘡痍的老縣城,57歲的母廣昌在祭奠親人時,只是朝著兩處斷壁殘垣,畢恭畢敬地各自鞠躬三次,便平靜地離開——他的同胞姐姐和妹妹,曾經就住在那裏。地震時,他幸運躲過劫難,但住在縣城、與他相依為命長大的一對親姐妹卻遭遇不幸。
平靜背後,是母廣昌真誠的思念。震後,老城封鎖,住在曲山鎮鄧家的母廣昌,購物只能穿越老城到擂鼓鎮。憑當地身份證,母廣昌等當地人可以出入縣城。他每週都要穿越老縣城廢墟兩次。起初,每次路過他都會觸景傷情跪地痛哭,試圖衝進廢墟尋找親人,但都被武警官兵攔住。
“你就朝著親人的住所拜一拜吧,她們能感受到的……”守城武警的建議,讓母廣昌的情緒漸漸平靜。於是,他開始嘗試鞠躬,一次又一次,一月又一月。一年來,他已向姐妹寄去了600份哀思。
鏡頭二動容
斷臂老太瞞著兒子進城
老縣城茶廠廢墟旁,斷了左手的李銀珍老太太不停地抹淚。她是北川縣建築公司的退休職工,地震時左手被水泥板壓斷,她70歲的老伴田正聲卻不知去向。
李銀珍患有高血壓,加上臂傷較重,前幾次祭奠,兒女們為防意外都反對她來北川看父親。
512週年將近,她這幾天翻來覆去睡不著,常夢見老伴來看她。昨天,政府派車到板房區,接災民回城祭奠,她便瞞著兒子跑來了,“我再也等不下去了!”
“去年的今天、明天,我們都是兩個人,今年的今天,明天和後天,怎麼就剩我孤零零一人了呀!”老太對天哀號,讓眾人無不動容。
鏡頭三誠摯
一碗回鍋肉獻親人
38歲的袁國賢來自100多公里外的松潘。震前,60多歲的老母親患了直腸癌,她和姐姐、哥哥、嫂嫂一起送母親到北川縣醫院治病。5月11日,她獨自回家籌錢,僥倖逃過大難,但4位親人被永遠埋在廢墟裏。
“大姐,哥,嫂,你們在那邊要走勤些,一定把咱媽照顧好。二妹今天給你們送錢來了!”袁國賢邊哭邊將紙錢扔進火堆裏。地上,擺著一碗她從松潘老家帶來的回鍋肉。母親和哥哥生前都特別喜歡吃。
松潘距北川本就遠,唐家山堰塞湖將路堵斷,她到北川要花大半天。昨日淩晨5時天沒亮她就出門了。也因為路遠,春節、清明節她都沒能來。“以後只要北川開城,我都會來看看他們。”
特派記者朱昕勤 朱亮 陸綱 攝影報道
相關新聞: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