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夏瓊 齊翔 通訊員高漢新 趙志宏 圖/記者金思柳
“家裏的灰怎麼這麼多,剛抹的桌子轉眼又是一層灰”,近來,不少江城市民發出這樣的抱怨。來自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揚塵,正成為拖累武漢空氣質量的“罪魁禍首”,而揚塵最大的來源,就是“拖泥帶水”的建築工地。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走訪。
渣土裝載車帶起的揚塵猶如沙塵暴。
施工渣土“造就”
六大揚塵污染帶
每晚,市渣土辦都會組織專班通宵在三鎮巡查,發現哪路面被污染了,立即通知有關方面處理。
昨日,市渣土辦負責人為記者列出了六大揚塵污染帶。
污染帶一:常青路沿線
常青路,被評為最容易污染路段。由於江北的大部分工地土方都需經常青路運至指定堆放場地,如走中環到古田,這裡自然成為“光灰”路段,而這裡又是連接機場高速、常青花園等居民區的交通要道,對市民影響最大,其被嚴重污染的報道也多次見諸報端。
污染帶二:竹葉山轉盤附近
從竹葉山轉盤,經金橋大道往三金潭方向,是不少運土車輛的必經線路,加之周邊工地多,如范湖地鐵、葛洲壩工地,漢口火車站廣場改造和地鐵工地等,也是污染高發路段。
污染帶三:攔江路、鸚鵡路至江堤中路
因江堤中路附近有一個建築渣土倒場,從攔江路、鸚鵡路至江堤中路成為漢陽方向的污染重點。
污染帶四:徐東大街
因建設岳家嘴立交等工程,徐東大街成為武昌方向最容易污染路段。
污染帶五:長豐大道
硚口地區的工地運土車,多走長豐大道至古田倒場,因此,這條路也難倖免。
污染帶六:解放大道下延線
解放大道下延線是漢口方向工地運土的一大出口。解放大道輕軌施工,交通不封閉,市民對這裡的揚塵意見很大。
4月21日,漢口范湖居民朱曉華向本報反映,附近幾個工地最近天天半夜往外拖泥巴。一到晚上八九點鐘,范湖周邊就像颳起“沙塵暴”,周圍居民不得不關窗閉戶。儘管如此,每天晨起抹桌子,濕抹布能帶起一層泥。
當晚8時許,記者來到漢口范湖轉盤。一輛輛大型裝載車正裝著稀泥從富苑假日酒店旁的葛洲壩工地魚貫駛出,順著青年路非機動車道左拐後橫穿青年路,開往後襄河南路。稀泥隨著車身的顛簸一團團地沿路往下掉。
工地出口處,有一個專門用來清洗車輪的水池。浸濕的車輪軋上地面的稀泥,不到半小時,工地外100多米的道路就成了一條稀泥路,令人無法下腳。到了青年路後襄河路口,黑色的柏油路則被刷上一層灰。車輛過處,揚起的塵土讓人睜不開眼。
正在此地值勤的江漢城管老范稱,這種現象已持續了幾個月。他一邊説,一邊給葛洲壩工地負責人打電話:“還不快出來鏟!不怕記者曝你們的光!”8時30分,四五名身穿紅黃相間制服的工人拿著鍬從工地出來,開始清理路面上的泥團。
人工鏟泥巴有沒有效果?老范直搖頭:稀泥從車上掉到地上,四處飛濺,用鍬只能清掉一部分,其他的被來往車輛軋來軋去,早就成了沙塵。這些裝載車跑到哪,沙塵就被帶到哪,周邊的馬路就是這麼弄臟的。
附近富苑假日酒店有關負責人稱,該酒店門口是機場大巴的停靠點。每晚七時許至半夜,總是數十名進出機場的乘客在此等候或轉車。可最近一段時間,門口根本不能站人,眼睛都睜不開。不少乘客只能到酒店裏面暫避。
據觀察,附近工地運泥土的裝載車進出頻繁。當晚8時43分至48分,僅從葛洲壩工地駛出裝滿稀泥的裝載車就達7輛,以此計算,每小時80多車次進出!當日清晨,記者洗頭出門。當晚10時許,記者回家,再洗頭,不用洗髮水,仍洗出一盆濁水。
裝載車上的稀泥沿途滴灑。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