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1000多名社會工作者深入災區 幫助災區群眾重建精神家園

 

CCTV.com  2009年05月08日 21: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汶川特大地震一週年紀念

  新華網北京5月8日電(丁可寧、衛敏麗)民政部社會工作司副司長柳拯8日説,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內,共有1000多名社會工作者深入災區一線,與災區群眾甘苦與共,幫助他們重建精神家園。

  柳拯是在由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中國社會工作期刊等在北京大學聯合舉辦的“社會工作與災後重建及管理會議”上作上述表示的。

  據介紹,目前我國社會工作相關從業人員898.6萬人,分佈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災害救援、教育、衛生、司法、就業服務以及社區建設等領域。

  “國際經驗表明,社會工作對於促進受災群眾調適心理情緒、重建社會關係、恢復社會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柳拯説,近一年來,1000多名社會工作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社會工作理念,他們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廣泛聯結社會資源,幫助災區人民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災區恢復重建,取得了實效,受到災區政府和受災群眾的普遍歡迎。

  他同時指出,社會工作介入災害救援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在很多發達國家早已形成制度,但我國社會工作總體還處於起步階段。他表示,在災後恢復重建中,將著力推進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落實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中關於“精神家園的恢復重建”規劃。著力實現“重塑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堅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信心,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二是逐步建立社會工作服務災後重建的長效機制。在繼續組織各地社會工作者服務災區的同時,加大對災區本地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支持災區組建本地社會工作專業機構,推動社會工作服務本地化、長效化。逐步建立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機制,進一步拓展經費渠道,為社會工作組織服務災區提供支持。

  三是認真總結社會工作服務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的經驗教訓,積極借鑒國際災害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加強災害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研究,推進災害社會工作學科建設。

  相關鏈結:

 

責編:孫潔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