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鐘樓地震遺址 資料圖
新華網汶川5月8日電(記者 詹奕嘉)5月7日,在汶川縣阿壩師專美術系鐘樓下,汶川鐘樓地震遺址廣場正式開放,成為人們紀念逝者的標誌性場所。遺址廣場的設計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説,遺址廣場不僅要讓人們記憶地震慘痛的一面,更要引導人們看到美好的希望和未來。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縣阿壩師專美術系鐘樓的大鐘停止了擺動,定格在14:28。2009年3月初,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何鏡堂前往原阿壩師專校園實地勘查後,連夜趕回學校勾繪紀念園設計草圖。不到一個月時間,何鏡堂及其團隊完成紀念園的設計方案和設計圖。“這是我們近年來完成得最快的設計”,團隊成員吳中平説。
記者在現場看到,廣場的四面均是用鋼筋網住的碎石砌成的石墻。何鏡堂解釋説,碎石象徵著地震所導致的山河破碎,鋼筋網象徵著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意志力,碎石通過鋼筋網聳立在地上,象徵著汶川人民在全國人民的關心和支持下,通過鋼鐵般的堅強意志團結在一起,眾志成城,重建家園,重建希望。
而碎石墻所圍住的“希望廣場”,則是岷江邊上、鐘樓旁邊一個逐級升起的紀念廣場,地面上鋪滿了平板石,臺階種有當地的常綠植物梔子花。廣場朝向江邊形成眺望平臺,可以遠望對岸的地震遺址和遠處威州鎮的城市中心。何鏡堂説,這寓意災區人民在全國人民的關心和支持下,逐漸走出災難的陰影,重建家園,走向未來。
何鏡堂團隊將遺址廣場的主題定位在“記憶與希望”。“地震給了我們很大的滄桑和悲痛,但不能永遠沉迷在悲哀之中。設計這個遺址廣場就是想引導人們思考更美好的前景,營造一個陽光燦爛的環境裏,讓人們回歸正常的社會和生活”,何鏡堂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説。
相關鏈結:
責編:孫潔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