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冒名上大學”背後是權力的集體淪陷

 

CCTV.com  2009年05月06日 15:5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羊城晚報  

  熱點快評

  REDIANKUAIPING

  □胡 藝

  2004年,湖南隆回縣學生羅彩霞高考後,沒有被任何高校錄取,而冒名頂替她的同學王佳俊卻被貴州師範大學錄取。據悉,王佳俊的父親是隆回縣公安局政委。2009年,復讀後考入大學的羅彩霞因身份問題面臨被取消教師資格證,為此她準備訴諸法律,但很擔心家人安全。(5月5日《中國青年報》)

  在以前的農村特別是偏僻農村,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情並不罕見。但是隨著身份證的普及,科技、通訊手段的進步,冒名上大學的難度越來越大。然而看了羅彩霞被人冒名上大學的遭遇,讓人無話可説。

  羅彩霞當年沒填報貴州師大為何被該校錄取?羅彩霞的錄取通知書為何被截留?被誰截留?王佳俊如何冒用羅彩霞的身份證辦理戶口遷移手續?貴州師大又是如何審查王佳俊入學資格的?王佳俊要完成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過程,要經過學校、教育局、公安局及省縣招考部門、錄取學校等多道程序層層把關。然而,多道監管關口都成了王家一推就開的虛掩大門,而且冒名頂替長達五年之久。可以肯定,在冒名頂替的背後,不是王佳俊一家人在戰鬥。

  事實上,只要王佳俊的父母不能擺平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王佳俊根本完不成冒名大學生的過程。因此我們在感嘆王佳俊父母權力張狂、手眼通天的同時,更擔憂我們的一系列制度設計都形同虛設,權力在集體淪陷。

  還有多少羅彩霞的姓名權、受教育權被人盜用,一直蒙在鼓裏?還有多少弱勢群體的權利被權力肆意踐踏?這個問題值得深思。筆者認為,要紮緊招考制度籬笆墻,一次兩次個案曝光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有關部門要創新制度設計,嚴格落實問責制度,痛下決心打破招考暗箱;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把詳細招考信息放在陽光下曝曬,自覺接受輿論公開監督。在“潛規則”一時半會難以徹底打破的情況下,給輿論監督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也十分重要。

責編:張仁和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