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陽宗海砷污染被告辯稱汶川地震引發 公訴方駁回

 

CCTV.com  2009年04月30日 11:3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工人日報   

  澄江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審理歷時6天,4月19日結束。法院表示,將待合議庭評議後擇日宣判。

  在庭審現場,被告單位雲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被告人云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大宏、總經理李耀鴻、生産技術部部長金大東對雲南省澄江縣檢察院所指控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均給予了否認。

  控辯雙方的焦點之爭,是陽宗海砷污染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人為造成,還是不排除有一定的地質成因。

  汶川地震引發陽宗海砷污染?

  此前,被告方辯護律師馬軍就曾提出一個“驚人”的觀點:陽宗海砷污染不能排除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因素。

  4月14日開始的庭審中,被告方辯護人出具了一份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在北京組織召開的“地震對地質環境影響”研討會的《會議紀要》。

  《會議紀要》稱,經過對陽宗海500余件水樣測試分析發現,陽宗海水含砷量總體上是一致的,表層水和深層水含砷量沒有顯著差異;通過計算,陽宗海砷總量高達77噸(不包括沉積物,也有專家認為是101噸)。

  分佈均勻的這麼多砷是從哪來的?

  專家的一種觀點是,陽宗海及其周邊地區存在富砷地質構造,加之陽宗海處於全新活動的小江深大斷裂帶上,不排除在地殼發生劇烈活動時,把地下已存在的富砷熱液通過深大斷裂帶向上運移而進入水體,從而導致陽宗海砷含量驟然升高這種地質成因的可能性。

  3月13日召開的“地震對地質環境影響”研討會上,來自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震局防災科技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及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等有關部門的院士、專家聚集北京,就地震對地質環境産生的影響進行了專題研討。

  專家們認為,地震不僅激活了部分已存在的崩塌滑坡體,還産生了大量新的地質災害,對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和地下水環境等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地震影響區的地質環境將隨當地經受的地震動烈度、地質環境條件組合和外在因素干擾等發生一定的變化,這種影響是十分罕見的。

  專家表示,地震發生後,陽宗海遭受了嚴重的砷污染,他們建議對陽宗海地區的地質構造、煤層砷含量、補給泉水與陽宗海的關係等開展調查研究。

  同時,專家建議對陽宗海地區水文地質條件、環境容量進行專題研究,開展地表水、地下水砷含量調查,監測、收集匯水區物理化學性質等資料,篩選其影響因子,分析砷污染原因。“短時間內入湖砷量之大,再根據陽宗海周邊的水文地質狀況,不能忽略‘512’汶川地震後多次地質變化對陽宗海水體砷污染可能造成的影響。”

  對此,公訴方則認為,辯護人的這一説法只是假設,“我們已從地震局取得相關證據資料,從2007年到2008年澄江的地震發生了數十次,但震級最大的才2.5級,且‘512’地震中澄江連震感都沒有,所以陽宗海砷污染不是地質原因造成的。這種假設,是試圖讓已被污染的大自然再來替人揹黑鍋!”

  政府信息應充分公開

  陽宗海污染事件公之於眾後,關於政府信息公開的問題也因此被“順帶提出”。

  此間人士認為,有關陽宗海水污染事件調查報告以及其他調查報告,此前從未在相關網站上對外公佈,報告內容和數據公眾也無從得知。直到此案開庭審理時,隨著9名鑒定專家的出庭,這份鑒定才首次面世。

  隨後,《陽宗海砷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的神速出爐,更增加了公眾的疑惑。

  2008年10月13日起,雲南省科學技術廳作為招標人,委託雲南省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對“中國雲南陽宗海湖泊水體減污除砷及水質恢復”科技項目向國內外公開招標。

  然而,就在招標公告發出13天后,卻有媒體報道,雲南省環保局&&在昆明主持召開“《陽宗海砷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專家評審會議”。

  報道稱,由9名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在實地查勘現場和聽取方案彙報後,一致認為,方案編制組對造成陽宗海砷污染事故的原因與現狀進行了較全面的監測、分析,方案編制的基礎數據真實可靠、對污染源的推定合理,對消除污染的艱難性、長期性與複雜性有較系統的認識。《方案》隨後通過了評審,並被要求10月31日前完成修改,上報省政府。

  此新聞一見諸報端,立即引來質疑:《陽宗海砷污染綜合治理方案》招標截止時間是11月28日,既然招標都未結束,為何所謂的治理方案就在10月26日通過專家評審?砷污染治理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個難題,在沒有確認投標方案的情況下,先出臺治理方案,如何保證其科學性呢?

  隨後,關於陽宗海治理的信息再也見不到。招標治理進行得怎樣?有無投標者中選?最後的治理方案到底如何……所有這些都令人一頭霧水,誰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期待污染真相還原

  相反,隔三岔五地,有關部門開始公佈陽宗海水質在好轉的消息。

  雲南省環境保護廳在其網站上發佈的最新陽宗海水質監測簡報顯示,4月1日,陽宗海水面下0.5米處採樣監測結果為,砷污染物濃度平均值較最高值時下降了23.13%。錦業公司下方泉涌點砷污染物濃度監測值比最高值時下降了99%。同時,對陽宗海周圍10個泉點進行了監測,污染物均未超過飲用水水質標準。

  顯然,來自政府的信息讓人感覺有點“亂”:一方面是陽宗海被污染了,而且很嚴重,需要全球招標治理;另一方面則是,公開招標不了了之,湖水水質卻又在不斷好轉,到底污染水體經沒經過治理,還是湖水自身凈化功能在發揮作用,人們均不得而知。

  4月24日,一則來自雲南震序律師事務所的消息,更把陽宗海砷污染案件推到媒體的“興奮點”上。

  該所律師馬軍稱,由該所發起建立的“陽宗海砷污染事件真相重新調查基金”將很快開始運作。屆時,由律師和地理、地質、水資源等方面的專家和熱心人士組成的調查組,將前往陽宗海調查“陽宗海砷污染真相”。

  “律師關心陽宗海是個好現象。所謂‘污染真相’,我想不外乎兩個意思。”此間一直關心高原湖泊污染的市民王雄説,“一個是到底陽宗海是否真的被人為污染?再一個是,假使污染是真實發生的,污染的真正罪魁禍首又是誰?”

  所有人都期待,“陽宗海污染真相”能早日得以澄清,讓高原湖泊能重現昔日的美麗。(陳昌雲)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