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文化學者吁傳承禹羌文化別停留在建築符號上

 

CCTV.com  2009年04月30日 02:4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川四月二十九日電 (記者 肖青)“中國禹羌文化文壇”今日在大禹故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行,四十余位研究禹羌文化的專家學者齊聚震後北川。

  與會學者就禹羌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災區文化重建與傳承進行研討。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四川省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泉認為,大禹治水所體現的務實、民本、博愛精神與此次北川抗震救災精神高度一致,這是對禹羌文化最好的詮釋。他希望對禹羌文化的傳承不要僅僅停留在建築符號上。

  來自西南科技大學的宋西平教授認為,應該用大羌族、大民族的概念來理解禹羌文化。大地震確實對羌民族造成極大災難,他建議對易因生存環境改變而失傳的文化內容(如山歌、民俗等)加大搶救性保護的力度。

  據介紹,四千一百三十六年前,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夏王朝奠基者大禹誕生於今日北川禹裏鄉石紐村,至今該縣仍留有大量遺跡:石紐、甘泉、神禹故里坊、禹穴溝等。而羌族被喻為現代“活化石”的少數民族,中國唯一“羌族自治縣”稱號亦于二00三年七月落戶北川。

  在去年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北川遭受毀城之殤,近兩萬民眾遇難。禹穴溝等遺跡受到不同程度破壞,羌族博物館等文化場館倒塌,大量文物和檔案文獻被埋或嚴重毀壞,部分羌族文化傳承者在地震中遇難。(完)

責編:李二慶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