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分析豬流感迅速流行原因

 

CCTV.com  2009年04月28日 09:1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墨西哥美國等地爆發豬流感

  美國和墨西哥日前發生的人感染豬流感疫情,被世衛組織(WHO)確定“具有國際影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此,記者採訪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曾光教授認為,豬流感並非新病毒,公眾不要恐慌。他也提醒,豬流感病毒對全人群普遍易感,要成為當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豬流感來勢洶洶,青少年是易感人群

  記者:什麼是豬流感?現在馬上進入夏季,不是一個流感高發的季節,而在北美發生了如此嚴重的流感?

  曾光:豬流感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豬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病毒最常見的是H1N1亞型,但是也存在其他的亞型(如H1N2,H3N1,H3N2)。這次流感病毒並非是新病毒,是我們常説的甲1型流感病毒,與1918年在歐洲就曾經流行被稱為西班牙流感相似。

  一般,冬春季節是流感的高發季節。這次流感反季節出現,説明它的傳播能力非常強。特別是病毒已經多年沒有出現,人體對它沒抵抗力,全人群普遍易感。從美國、墨西哥的發病情況看,中青年易感,那麼青少年更是易感人群。

  記者:有報道説,這次流感病毒毒株是H1N1的一個新變異體,科學家已經在毒株中發現人流感、豬流感的基因片段。

  曾光:其實,這次將流感稱之為豬流感,是不準確的。病毒在豬身上發生變異,不是什麼重大發現。比如説,從禽到人的流感傳播,首先禽感染的病毒傳給豬,在豬體內基因重組,找到傳給人的通路,最後導致人感染。豬能同時感染一種以上的病毒類型,使得這些病毒的基因可以發生重組或重配。

  藥物預防及治療信息尚不清楚

  記者:人是怎樣感染豬流感的?

  曾光:人類通常從感染的豬身上感染豬流感病毒,然而,一些病例並沒有豬接觸史,或者未曾接觸過豬所在的環境。在某些情況下已經發生了人—人傳播,但仍局限在密切接觸者以及與病人同處在封閉環境的人群中。近年在美國等地也出現過人感染豬流感病例,患者大多為與病豬有過直接接觸的人。

  記者:哪些地區已經發生了人間病例?他們為什麼會發病?

  曾光:豬流感不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報告的動物疫病,因此全球動物感染情況的分佈尚不清楚。本病被認為是美國的地方病。2007年以來,WHO已獲得來自美國和西班牙的豬流感病例的通報。

  大部分人特別是那些沒有和豬有日常接觸的人群,缺乏對豬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假如豬流感病毒具備有效的人傳人能力,則有可能引起流感大流行。此類病毒一旦引起大流行,影響程度很難預測:這取決於病毒的毒力、人群的免疫水平、從季節性流感病毒感染獲得抗體的交叉保護作用,以及宿主的個體因素。豬流感病毒能通過與人流感病毒重組重配,成為雜交病毒,從而可能引起大流行。

  記者:目前有預防豬流感的人用疫苗嗎?

  曾光:流感病毒變異得非常快,而疫苗和循環病毒間的匹配對於向疫苗接種者提供足夠保護力非常重要。目前,WHO推薦生産的季節性流感疫苗中並未包括豬流感病毒。現在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否能為美國和墨西哥正在發生的豬流感病毒感染提供交叉保護還不清楚。WHO正與相關組織密切合作,在季節性流感疫苗預防豬流感病毒感染方面提出進一步建議。

  記者:有什麼治療藥物嗎?

  曾光:利用抗病毒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豬流感,目前的信息還不十分清楚。醫生需要根據臨床和流行病學的評估,以及對患者進行預防和治療的危害與益處來做出決定。根據病毒對抗病藥物的敏感性,目前美國和墨西哥正在發生的豬流感病毒感染暴發疫情中,使用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來治療和預防該病。

  保持非典養成的衛生習慣

  記者:我們注意到在墨西哥,好多人都戴上口罩,和2003年在我國發生的非典相類似。您如何看待這兩種疾病?

  曾光:這次流感比非典更難防。非典是出現症狀以後,才會發生感染。而豬流感在沒有出現症狀之前,就會發生感染,更應注意早期隔離,做好個人防護。

  目前,我國還沒有人員感染豬流感,以後會不會傳到中國不好説。最好是限定在北美這個區域,不要在其他國家傳播。包括中國在內,全世界都要支援美國和墨西哥。支持他們,就是支持全人類,因為我們在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國只要積極做好監測和防治工作,中斷傳播就可以抑制疫情。現在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我們也是密切地觀察,做好相應的物質和人員儲備,有備無患。

  記者:豬流感對於我國的疾病防控有什麼啟發?

  曾光:一個噴嚏可以把病毒傳向全世界。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和接觸傳播。對於豬流感,還要講預防為主。經過2003年非典,我國薄弱的公共衛生有了明顯改觀。在非典時養成的個人衛生習慣,比如勤洗手、室內通風、不隨地吐痰等,要保持下來,不能隨著非典的遠去而淡忘。(本報記者王君平)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