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光明日報:相關職能部門應建立心理急救機制

 

CCTV.com  2009年04月27日 14:4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光明日報   

  報載,河北一女大學生因不堪就業壓力自殺身亡,而就在前不久,筆者的一個熟人因生意失敗,妻子又提出離婚,於是他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目前我國有心理問題的人數在2億—3億,我國精神疾病負擔到2020年將上升到疾病總負擔的1/4,我國目前抑鬱症患者超過2600萬,但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關藥物治療。另據2007年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發佈的《我國自殺狀況及其對策》數據,我國每年有28.7萬人死於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這些人當中,只有9%的人在精神科就診過。

  而開展心理急救,能夠及時有效地幫助存在心理障礙者度過危機。以自殺干預為例,從國際經驗看,自殺干預的有效性接近90%,而且能夠較好地避免更多的人受到不良心理的影響。據心理專家介紹,一個人自殺死亡,平均會給身邊的6個人帶來不良心理刺激和陰影,並且這樣的不良影響甚至會延續10年之久。與此同時,做好了相關人群的心理急救工作,還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存在心理障礙者認為心理診療是丟人的事,他們更多地選擇在旁人異樣的目光中默默承受;還有些心理障礙者並未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同時,我國目前的心理急救機制還不完善,一方面,心理危機干預機構力量分散,這些機構大多分佈在大中城市的醫院、大學等,經濟相對落後的中小城市往往難覓蹤跡;另一方面,擁有豐富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的人才較少,從業者良莠不齊,並且,高額的費用往往令患者望而卻步。

  因此筆者認為,相關職能部門應建立心理急救機制,並且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積極參與。同時,相關院校也有必要加強心理急救學科建設,加大專業招生力度,為壯大專門人才隊伍給予有力保障。在此基礎上,自上而下建立一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充分開展社會宣傳、進行熱線諮詢、開辦專門心理服務門診等,為促使心理障礙人群轉“危”為“機”提供有力幫助。(周慧虹)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