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趙乃育 新華社發
作為城管執法人員的培訓教材,《城管執法操作實務》詳細地介紹了城管執法的基本原則、執法過程中的難點,以及遇到“特殊情況”後,怎樣巧用、妙用暴力來對付抗法者,如城管打人時應做到身不見傷、臉不見血,最好用一些連環式動作打擊對方,打人時要“心無雜念”,達到忘我的境界。
■事件進展 北京城管回應——培訓教材從未下發
昨日(22日),北京市城管執法局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本書是他們2005年委託相關單位開發的內部培訓教材。“書出來以後感覺裏面的很多內容都有過激和偏頗之處,所以最終這本教材並沒有下發給一線執法人員。”這位負責人有幾分無奈地告訴記者,“目前網上被大肆炒作和披露的內容都有斷章取義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一線城管執法人員中看到或知道這本書的人都很少,更不用説利用‘秘笈’來對付相對人了。” (4月22日《北京晚報》)
“城管秘笈”和“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
人們的觀念就是人們的眼鏡,戴什麼眼鏡就看到什麼世界。正因為如此,“城管秘笈”暴露了不同人士立場的分野,也説明了不同身份人員看待社會的迥異。但是,面對“城管秘笈”,我們看到了一種敵視的態度,看到了一種水火不容的分裂。
網上曾流傳一則帖子《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PS過的《清明上河圖》片斷中,北宋畫家張擇端描繪的汴京水陸運輸和市面繁忙景象不見了,在“城管來了”的説明後,街上的人物和商販全部不見,只留下建築物和滿地凌亂。
無論是“城管秘笈”,還是“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在筆者看來,都是對強制、對暴力的控訴,對生存空間被壓縮的拷問。這是一種無奈,卻也是現實的寫照。城管制度作為政府提供的公共産品,其效用不能達到社會需要的程度,反而對社會的公共需求産生了叛離的力量,引發了社會某些群體的對立。
它啟示我們,城管和公民之間的普遍衝突、尖銳對立,早已背離了和諧社會建設之道。在筆者看來,注重行政謙抑,落實柔性管理已經是當務之急。只有行政法制由管制型、命令型、一味控權型轉化為服務型、權力與權利兼顧型,發號施令者轉化為服務者,才能滿足公眾的期待。而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行政謙抑度,消解行政強制度是一種必然選擇,也是消除公眾反諷的內在要求。舒鋒
城管執法秘笈是現代版的“七傷拳譜”
金庸先生的小説裏提到一種“七傷拳”,此拳威力極大,但打擊敵人的同時,自己必先受內傷,打擊敵人越厲害,自己受傷則越嚴重。
在筆者看來,城管執法秘笈恰似一本現代“七傷拳譜”,以暴制暴的執法方式,在打擊小販的同時,自己也受傷不淺。城管的“受傷”,絕不僅僅是小商小販反抗執法揮來的拳頭,更嚴重的,是城管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受挫。以暴力執法,可能在一兩次執法過程中見效,但時間一長,城管的執法難度勢必越來越大,小商小販會以為,暴力是解決爭端的唯一方式。
影視明星李連杰曾説過,你用武力打敗對手,能顯示你的強大,但你坐著不動,別人不敢與你過招,則更顯示你的強大。城管利用訓斥、暴力等手段打敗小商小販,確實“威風”,但對手不會輕易服氣,甚至會有打擊報復的想法。
我們説,城管執法確實難,但傷人又傷己的方式是千萬不能用的,更好的辦法,是自己坐著,別人仍然會尊重你…… (李景香)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