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季一、二手房交易會剛剛結束。大學畢業後從武漢來上海工作已近4年的李紅利在會上整整逛了兩天,也看中了幾套房子,但最便宜的要110萬元。他認為房子都“太貴了”。
“市場的歸市場,保障的歸保障,可像我們這樣上下不靠的‘夾心層’怎麼辦?”李紅利的一番話,道出了大量城市“白領”的苦悶之處,他們的住房問題亟待引起更多關注。
他們是售樓者眼中最“精明”的人群,但在高房價面前卻是無可奈何
幾乎每次上海的房展會上,都有這樣一群青年人:他們穿著體面,但都瞄準了中低價樓盤;他們熟悉政策和行情,對價格十分敏感,甚至錙銖必較,是售樓者眼中最“精明”的人群;他們渴望買房,但在高房價面前,卻是無可奈何。在政策上,他們“上下不靠”,被形象地稱為“夾心層”。
李紅利就是“夾心層”中的一員。2005年,他從武漢一所大學經貿專業畢業後進入上海市區一家諮詢公司工作至今,如今月薪約為5000元。2008年,他有了同為“白領”的女友。到了談婚論嫁之時,兩個人不甘心每月花2000元租房住,於是決定買房。
李紅利和女友都不屬於保障性住房重點照顧的“低收入者”,但被推向房地産市場之後,他才發現,原來像自己這樣的“非低收入者”,購房時一樣困難重重。
李紅利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上海外中環周邊商品住宅均價在每平方米1.3萬元左右,一套90平方米的兩室戶總價約120萬元。首付二成貸款購房,剩餘房款申請公積金貸款加商業貸款各半,20年按揭還款,享受優惠利率,即便這樣,每月仍然需還款5800元左右。將來,夫妻倆的收入一半用來還款,一半用來支付生活費用,還得考慮撫養小孩、贍養父母等支出,生活壓力可想而知。“如果將來利率回調,或者任何一人因金融危機而失業,後果不堪設想。”
李紅利的尷尬處境,是國內各大城市為數眾多“夾心層”的一個縮影。據統計,上海目前20歲至35歲的外來青年常住人口有230多萬人,並以每年10萬人的速度增長。在這些外來青年中,擁有自己住房的比例不到5%。上海的本地青年20歲至35歲的有270萬人,擁有自住房的不足30%,超過70%的人和父母同住。
“地鐵通到哪,房價就漲到哪,很難跟上漲價的步伐”
記者採訪時發現,“夾心層”在城市的“安家之路”,走得頗為不易。第一階段是畢業求職期。大學畢業到城市求職的學生,收入不穩定,對住處要求不高,不少人合租以圖省錢。目前,上海市中心城區已有純市場化的“求職公寓”“群租公寓”,租費不菲。第二階段是工作三五年後,少數人走上了創業之路,大多數人則成為職業穩定、收入也較可觀的白領。但在高昂的房租及購房成本面前,他們無可奈何。
李紅利的一個大學同學也在上海工作了3年,其公司位於市中心靜安區。公司周邊的住宅每平方米兩三萬元,所以只好“順著地鐵去選房”。但她發現,“地鐵通到哪,房價就漲到哪,很難跟上漲價的步伐”。
2008年,上海一家媒體曾通過網上和實地問卷方式,對青年白領的收入及住房情況進行過抽樣調查。調查顯示,約80%的白領工作第一年凈收入在1.2萬元至2.4萬元之間;3年後薪資水平逐步提高,但95%以上的人年凈收入仍在1.2萬元至4.8萬元之間,且2萬元至3萬元的佔絕大多數;5年後,70%以上的白領年凈收入依然在5萬元以下。
調查顯示,以購買90平方米的住房為例,工作5年的白領夫婦憑自己的收入就有能力購房且償付首付的比例不足一成;若沒有家庭支持,購房會十分困難。而在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準入門檻”面前,他們的收入已經“超標”,故而與之無緣。
長期關注“夾心層”住房問題的上海市政協委員屠海鳴表示,處於“職業穩定期”及“談婚論嫁期”的“夾心層”人群,對置業需求明顯提升,“他們是非常需要住房政策扶持的一批人”。
“公共租賃住房體系”有待建立
今年“兩會”期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對買不起經濟適用房、又不符合廉租房條件的“夾心層”人群,政府將加快建設公共租賃住房。
屠海鳴建議,有條件的城市可以建造“青年廉租公寓”或“經濟租用房”。這類公寓應由政府&&建設,由開發商承建,但産權屬於政府,由政府負責出租、管理。除新建經濟租用住房外,還可以考慮把舊廠房、筒子樓等改造成廉租公寓。對於從事青年置業開發的企業,政府可以在土地供應上提供支持。如建設配套商品房,可對青年置業提供一些政策傾斜,或出臺一些過渡性政策等。此外,保險行業也可開發一些有利於青年置業的新險種。
一段時間來,各地為解決“夾心層”住房問題已有一些舉措。比如,廈門市已決定向符合條件的申請戶配售首批保障性商品房,“非低收入”人群首次成為保障性住房的受益者。上海浦東張江科技園推出了面向就業者的“青年公寓”,只要是大專以上學歷、與科技園內企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且在上海無住房的年輕人,就可申請租房。每名青年在公寓最多能住3年,單房租金888元。目前已有不少人入住。
記者還獲悉,目前上海已有機構開始從事公共租賃住房政策的課題研究。但總體而言,對“夾心層”住房問題的關注和解決,還要進一步加強和推進。(記者葉鋒)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