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種糧大戶張學成:規模化種糧也要細算賬

 

CCTV.com  2009年03月29日 15: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銀川3月29日電(記者 馬俊)隨著農資價格、水費、人工工資的大幅攀升,對一些種糧大戶來説,日益嚴峻的生産成本壓力也在考驗他們,迫使他們轉變經營思路。寧夏中寧縣大戰場鄉花豹灣村種糧大戶張學成是覺醒比較早的一個,通過下大力氣提升土地的生産能力,張學成的口袋越來越鼓了。

  張學成是一個視土地為生命的老莊稼漢,也是遠近聞名的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通過25年來不斷開墾荒地,他有了2000多畝土地,成了地地道道的種糧大戶。去年他收穫了近20萬公斤玉米、油葵,收入相當可觀。

  “去年我的生産成本上漲了30%多,別看我地多,壓力也很大呀。加上玉米的工業化需求減少,價格下跌了15%,直接導致我比往年少收入30多萬元。有時候農民無法預測來年應該種什麼東西,但是上了規模了,思路就得變。”張學成説。

  成本在增加,一些種糧大戶甚至出現了虧損,如何化解種糧風險?張學成説他有“三個法寶”。第一個法寶就是舍得投入,不斷提高單産。他先後投入500多萬元改良中低産田,所開墾的荒地現在每畝都可以收穫750公斤玉米了。第二個法寶是直接與市場對接,自己把糧食賣到四川,雖然每公斤僅多賣了兩三分錢,卻可以多收入五六萬元。第三個法寶是田間管理要跟上。儘管人工工資翻了一倍,已經有了很多大型機械的他還是常年雇了20多個工人,最大限度地精耕細作。

  “國家提高糧價對我們農民來説是個好事情,但是從土地上獲利不簡單。農民收入不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入少,低産田太多。種糧大戶現在也不能廣種薄收了,必須得在土地上下硬功夫,不然就得餓肚皮。”張學成説。

  雖然已經60歲了,張學成的種糧熱情一點不減。這麼多年賺了不少錢,但是他仍然是一門心思擺弄自家的地,不斷把賺來的錢花在地裏。今年他計劃對現有的土地再投入幾十萬元進行升級,向高科技種植轉型,同時搭配種植棗樹等經濟作物,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實現收入逐年增長。

責編:高松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