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三位藏族阿媽:擁軍路是幸福路

 

CCTV.com  2009年03月14日 20:4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西藏民主改革50年

  三位藏族老阿媽次仁曲珍(左)、德吉(中)、普次(右)在送菜途中(3月12日攝)。從1982年開始,西藏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的三位藏族阿媽每週或每半月一次為當地邊防哨所免費送菜,先後為哨所送菜60多噸,往返里程約5萬公里,被哨所一代又一代官兵親切地稱為“媽媽”。新華社記者涂洪長攝

  三位藏族老阿媽德吉(左一)、普次(中)、次仁曲珍(右二)與西藏詹娘舍邊防哨所的士兵們一起摘菜、談心(3月12日攝)。從1982年開始,西藏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的三位藏族阿媽每週或每半月一次為當地邊防哨所免費送菜,先後為哨所送菜60多噸,往返里程約5萬公里,被哨所一代又一代官兵親切地稱為“媽媽”。新華社記者涂洪長攝

  新華網拉薩3月14日電 題:三位藏族阿媽:擁軍路是幸福路

  新華社記者涂洪長、徐壯志

  不管是風雪泥濘,還是杜鵑紅遍,每月至少兩次——日喀則地區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藏族老阿媽次仁曲珍、德吉和普次都要穿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艱難山路中,目的地是雪域山巔的一個個解放軍邊防哨所,為了給那裏的官兵們送上新鮮蔬菜和轉交郵件。

  這條崎嶇的山路,三位藏族阿媽一走就是20多年,走出了一段段感人故事,走出了軍民魚水深情,走出了漢藏同心的民族團結讚歌。

  上世紀80年代,因為被邊防官兵們的艱苦生活和奉獻精神所感動,次仁曲珍、德吉、普次三位藏族姑娘開始了結伴給亞東邊防哨所送

  菜、轉交郵件的漫漫行程,20多個春秋寒暑,三人從風華正茂的阿佳娜(姐姐)一直送成兩鬢斑白的老阿媽;哨所的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始終不變的是她們艱難而堅定的上山步履;雪山上的杜鵑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三位老阿媽的擁軍壯舉卻風雨兼程,歲歲長青。

  這是一條艱辛路。從海拔2800米的亞東出發,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沿著密林蜿蜒而上,兩個小時後,森林變成了亂石堆,再往上就是直插雲霄的皚皚雪峰,路越走越窄,雪越來越深——在靠近海拔4700多米的詹娘舍哨所時,路幾乎沒有了,走路必須手腳並用。

  20多年來,三位背著蔬菜和郵件的阿媽就是這樣一腳深、一腳淺地走向人跡罕至的各個哨所。為了當日往返,她們常常從清晨5時出發,而回到家中已是夜裏。20多年來,她們先後為哨所送菜60多噸,往返里程約5萬公里。

  在這條路上,德吉阿媽曾經因為躲避暴風雪在一個山洞中待了5個小時,第二天抵達哨所時成了“雪人”;帶著女兒次結一起送菜的次仁曲珍阿媽遭遇過駭人的狗熊,母女倆硬是用一隻手電筒嚇退了狗熊,事後次結心裏卻一陣陣發毛……

  這是一條幸福路。每當三位藏族阿媽的身影出現在則里拉、卓拉、多仁、乃堆拉、東嘎拉、詹娘舍等哨所時,官兵們一聲聲“阿媽”叫得好不親熱,一張張笑臉就像太陽花。2008年11月剛到詹娘舍哨所的重慶籍士兵王賡説,阿媽一來,哨所裏就充滿了歡聲笑語,和阿媽圍坐在一起擇擇菜,拉拉家常,再冷的天都能感覺到家的溫暖。

  次仁曲珍阿媽説,這些年隨著交通和供給改善,哨所吃菜難的問題已有很大緩解,但她們仍然堅持至少半個月一次上來送菜、送信,因為隔段時間見不到這些“兵娃娃”,心裏總是空落落的。

  普次阿媽説,哨所的官兵們最懂事,這些年隨著她們年事增高,每到她們上山,總有官兵們在艱險路段等候迎接,下山時,隔了老遠還能聽到“阿媽走好”的聲音。

  這是一條連心路。三位阿媽惦記著高山哨所的“兵娃娃”,而一茬又一茬的部隊官兵也割捨不下對藏族阿媽的牽掛。每年“八一”、元旦、春節和藏曆新年等節日,部隊領導都要帶上慰問品去看望三位老阿媽,並把她們接到部隊參加軍民聯歡晚會,與戰士們一起過節。每到農忙時節,駐下亞東鄉三連都要組織官兵幫助三位老阿媽收青稞,經常利用雙休日為阿媽們挑水、劈柴、洗被褥、送醫送藥。

  2006年,德吉阿媽的三個女兒都在讀大學,沉重的學費負擔成了她家的一大心病。哨所的戰士們得知後,自發為德吉阿媽的女兒籌集了學費,面對怎麼也不肯收下錢的德吉阿媽,戰士們説:“我們是您的兒子,不能看著自己的姐妹輟學!”

  20多年下來,三位阿媽留下了一份共同珍藏的寶貴“財富”——退伍老兵留下的照片和寄來的信件,僅信件就有500多封。“我已經記不得每張照片上面都是誰了,但拿起一張照片來,就會想起真人的樣子,會想念半天。”次仁曲珍阿媽説。

  德吉阿媽説,艱苦的日子留下的真情最長久,好多戰士退伍四五年後逢年過節還會打電話過來送上祝福,只要在電話裏一聽到“阿媽!扎西德勒”,自己心裏就暖洋洋的,比吃了蜂蜜還甜。

  伴隨著週而复始的上山、下山,阿媽們一天天老去,再過兩年,年紀最輕的普次阿媽都將年過五旬。説起最擔憂的事情,三位老阿媽都沉默了。西藏山南地區的詹娘舍哨兵索朗格桑偷偷地説:“阿媽們就怕有一天走不動了,不能上山給我們送菜,不能再來看我們了。”索朗格桑在哨所待了四年,已經記不清叫了多少次“阿媽”,説完這話,他也憂傷地轉過臉去。

  “三位老阿媽的精神可敬可佩,她們是我們全村人的榜樣,我們一定要把這種擁軍傳統發揚開來,傳承下去。”下亞東鄉仁青崗村支書巴桑旺堆説,“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這裡有金珠瑪米的大功勞,老阿媽不會忘記,年輕人更不能忘記。”

  當年與母親次仁曲珍一起上山送菜的次結被哨所官兵們和“阿媽”的深情所感動。次結對阿媽説:“等我長大了,我也會給哨所的解放軍叔叔送菜的,但是我一定要把路修好,開著車去送。”如今,20歲的次結正在拉薩農牧學院就讀。次仁曲珍阿媽説,50多年前,正是金珠瑪米教會了村裏人種菜,現在村裏種菜都用上了大棚,孩子們學好了知識,一定能把菜種得更好,送給哨所的禮物也會越來越好。

責編:趙德禮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