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嚴慧英:有理由相信負責任的政府會讓人民吃上放心食品

 

CCTV.com  2009年03月08日 10:3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2009年兩會頻道

  2009年3月8日上午9時 ,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委員進行大會發言。

  [奧斯卡利亞集團公司董事長 嚴慧英]我發言的題目是《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食品安全問題是上至國家領導下至普通百姓共同關注的話題。近年來,隨着毒大米、“三鹿奶粉事件”等一連串食品安全問題的曝光,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與日俱增。老百姓説:“吃葷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能吃什麼心中沒數。”

  這一連串的食品安全問題,是當前特定條件下社會、經濟、道德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不能簡單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從法律完善、監管強化、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多方面着手。

  一、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

  醞釀三年曆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審議的《食品安全法》已於2009年2月28日正式出臺。這標誌着我國食品安全的法制進程開始提速,並逐步走向良性發展道路。但僅靠一部《食品安全法》不可能囊括並解決所有問題,必須完善以《食品安全法》為主、其它法規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體系。

  因此建議:國家以《食品安全法》的出臺為契機,抓緊清理和完善現行的食品安全監管法規、條例。按照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清理對同一問題的重復與衝突規定,儘快出臺包括食品安全技術規章和標準要求在內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

  二、建立統一、高效、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政出多門,監管乏力,是食品安全管理的一大弊端。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規定:農産品由農業部門負責,生産企業由質量監督部門負責,並由衞生、農業、質監、工商和藥監等部門各管一攤。

  從理論上講,似乎把食品從生産到流通以至消費各個環節基本覆蓋,但如果國務院設立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其職責僅僅是一個高層次的議事協調機構,那麼食品安全多頭管理的問題仍難以解決。

  因此建議:一是賦予食品安全委員會全國食品安全的垂直監管職能,把多個部門的分段監管過程統一協調起來,消除監管空隙,真正實現全程監控。

  二是嚴格問責制。嚴懲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營私舞弊的地方政府及各監管部門的人員。

  三是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監管,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高標準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及食品安全檢測監測體系;嚴把食品經營主體准入關及食品質量入市關;建立食品安全應急機制,成立快速反應的應急執法隊,提升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

  三、建立有作為的行業自律體系

  我國的絕大多數行業協會是由計劃經濟時期轉軌而來,挂靠相關部門,狀態基本不佳,服務質量打折,難以獲得企業的大力支持和熱心參與。反觀“三鹿奶粉事件”,與行業協會的無所作為密不可分。

  因此,我們應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做法,健全行業自律體系,加強行業內部的自我監管與自律,各食品企業應邀請業內公認的食品生産質量控制專家擔任企業監察員,並對出現産品質量問題的企業嚴格實施行業協會驅逐制度。

  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會監督體系

  食品安全是個系統工程,與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社會管理、環境質量等眾多因素有關,社會公眾也是重要的環節,由此形成一個協調、有組織、有序的有機社會監督系統。

  建議:一是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對於關係國計民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媒體要敢於為老百姓説話。二是充分發揮社會服務機構如研究所、調查隊、調查公司等的專業監督作用。三是充分發揮消費者的監督和舉報作用。

  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的宣傳,普及食品安全基礎知識,提高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增強消費者的自我保護和參與監督能力。四是以維護公共利益為己任,充分發揮當事人、知情者、監督員的監督作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目前,中國各級政府正在積極行動,為群眾構築起一道道食品安全防線。溫家寶總理在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閉幕後的記者招待會上説:“我們有決心,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一定能夠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邁出重要的一步,用我們的行動和我們産品的質量來贏得中國人民的信任和世界人民的信任。”

  這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向世界講述的心聲,也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向人民講述的心聲。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一定會讓人民吃上放心的食品。

責編:高松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