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 中新社發 楚天行 攝
中新社武漢三月七日電 (記者 徐金波)“兩年前國家批准武漢城市圈進行‘兩型社會’試驗,一年前國家批准其建設的總體方案,現如今該項工作已不再停留紙面,隨著武漢民眾、企業和政府的共同推進,‘兩型社會’建設正漸入佳境。”六日晚,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長阮成發面對外界關注的目光,給出了上述答案。
二00七年底,中國國務院批准湖北武漢城市圈和湖南長株潭進行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簡稱“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被外界譽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成渝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後的第四個“新特區”。
阮成發説,與浦東新區旨在探索政府體制改革創新、濱海新區擔當環渤海地區發展引擎、成渝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不同,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兩型兩化”為核心,即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探索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發展之路,旨在解決當前城市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總體方案醞釀與審批,武漢市“兩型社會”建設正加入佳境。“我為兩型社會發展獻一策”、有償廢舊電池回收、城市免費的公共自行車、減少蔬菜邊角余料浪費的“凈菜工程”、社區開展的環保購物“袋袋相傳”、兩江四岸及臨渠治理工程等活動,讓“兩型社會”生活方式和理念步入尋常百姓家。
經濟發展層面,武漢市以青山、東西湖兩個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區域為依託,啟動燃煤鍋爐改造等工程,成立研究機構,突破性發展循環經濟,一批批特色鮮明的生態農村、生態企業正在崛起;政府了啟動十大專項,大力推動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去年其産值達一千七百多億元人民幣,約佔整個GDP四成以上的比例,特別是環保産業達到了中國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武漢市加強了城市環境的綜合治理。針對武漢湖泊眾多,水質較差的局面,政府一方面啟動“大東湖”生態水網、漢陽“六湖連通”等工程,實施湖泊水質提檔升級。另一方面加快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今年中心城區三十八個湖泊將全部實現截污,未來兩年中心城區污水將全部收集處理。
此外,武漢市政府圍繞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産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擴大開放、城市功能提升、城鄉統籌和區域一體化發展、土地集約利用和財稅金融支持、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等八個領域,進行有益的嘗試與探索。
阮成發坦言,“兩型社會”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近期武漢市將在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符合“兩型社會”要求的現代産業體系、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探索與創新,爭取到二0二0年率先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成為中國兩型社會建設的典型示範區。(完)
責編:閆彬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