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去年入冬以來,我國十多個省區市發生嚴重旱情,北方冬小麥主産區受旱尤其嚴重。據粗略統計,重災區河南旱區的小麥灌溉若達有效效果,僅灌溉所需的電費和柴油費就要耗資約30億元。
1.44億畝次
北方八省冬麥區累計完成抗旱澆灌面積1.44億畝次,已超過冬小麥受旱面積的60%,預計10天內受旱冬小麥大部分可得到澆灌。
1401萬人
全國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數1401萬人。共解決了155萬人和37萬頭大牲畜的臨時飲水困難。目前飲水困難人數與常年相比偏少56%。
去年入冬以來,我國十多個省區市發生嚴重旱情,北方冬小麥主産區受旱尤其嚴重。
據粗略統計,重災區河南旱區的小麥灌溉若達有效效果,僅灌溉所需的電費和柴油費就要耗資約30億元。針對有人認為抗旱成本投入過大、“抗旱不值”、“抗旱賠錢”等觀點,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楊汴通作出了駁斥,他對早報記者表示:“抗旱關係到我國的糧食安全、經濟大局,不能僅算經濟賬。”
現狀:投入9.53億抗旱
“我省平均灌溉1畝次的(電、柴油費)成本約15元左右,按照今年的天氣形勢,小麥最少需要灌溉4次,每畝地需要60元左右。一些地下水位較低的井灌區和提灌區,灌溉成本每畝地可達80元。”這是2月6日,河南防汛抗旱指揮部在給國務院抗旱工作督導組組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書面報告裏的一段話。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河南地區的“抗旱成本”。早報記者日前在河南北部一些地區採訪多位農民時也得知,上述成本數字較為符合真實情況。
而據了解,河南全省小麥受旱面積達4350多萬畝。若以上述每畝地抗旱成本的中位數(70元)來計算,河南受旱麥區的灌溉資金(僅指灌溉用電、柴油等動力費用)就約需要30億元。而2008年河南省的財政收入為1009.1億元。
截至2月8日16點,河南共投入抗旱資金9.53億元,其中中央撥款及省級財政撥款合計約1.113億元。
分析:鉅資抗旱“划得來”
由於抗旱成本高,而小麥種植的收益低,河南的確有農民澆麥抗旱的積極性也受到過影響。日前,有媒體記者在河南旱區採訪時也表示,曾有部分農民給其算了筆“經濟賬”,反映其抗旱澆麥的成本大於其預期收益,因而並不願意積極抗旱,這應引發有關部門的重視。
鄭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總經理助理、研究預測部部長、首席分析師劉正敏認為,由於中央及省財政的撥款中涉及到部分臨時飲水困難地區的人畜飲水,以及一些水利設施薄弱地區的基礎水利設施建設,後者是一次投資、長期受益,再加上各個旱區的具體情況不同、灌溉次數及用水用電量不同,因而很難精確地計算出抗旱的成本、收益。
如果把情景“理想化”,早報記者作一粗略計算,假如我國小麥的市場均價為1元/斤,也就是每噸小麥約需2000元,據此推測,30億元將可購買150萬噸(30億斤)小麥。據了解,河南省近年來冬小麥年産量約為2500萬噸。若不抗旱或者採取抗旱措施不力,再假設因此導致小麥減産10%,即減産250萬噸,其價值也遠大於30億元(抗旱成本)。
楊汴通在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普通群眾在澆灌麥田時,會算算自己的“經濟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各級政府來説,卻“不能只算經濟帳”,因為抗旱關係到我國的糧食安全,特別是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糧食産量的大起大落,將使我國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
前瞻:“減産”定論尚早
新華社昨天發表評論指出,當前乾旱嚴重,以致一些幹部群眾認為“減産已成定局”,於是有些農民不捨得投入,“抗旱划不來”的思想嚴重;少數領導幹部對抗旱奪豐收失去信心,“因旱而減産”成了他們放鬆抗旱的託詞。所謂“減産已成定局”的説法是不科學的,現在下此結論為時過早。決定小麥産量的關鍵時期是2至3月份,如果現在加強澆灌,把苗保住,後期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促進苗情轉化,完全可以奪取小麥豐收。
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時期,抗旱不僅關係糧食安全,而且關係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事關經濟全局。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相關新聞
人為因素並非旱災主因
綜合新華社電 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昨天表示,三大因素促成了此次罕見旱情。
一是降雨少,氣溫高。
二是寒旱疊加。鄂竟平強調,這次乾旱主要是前期降雨少和溫度偏高,後期溫度又有一些偏低造成的,就目前來看,人為的因素不是主要的。
三是灌期提前,用水集中。由於春節後氣溫回升較快,加之持續少雨,各地冬麥區提前開始春灌,導致用水集中。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河北等省大部分冬麥區的水源條件基本可滿足灌溉需要,但部分山丘崗地等沒有灌溉條件以及機井出水不足的地區,抗旱用水嚴重不足;山西、陜西、甘肅等省去冬以來江河來水和蓄水均明顯偏少,抗旱水源短缺,難以滿足灌溉需要。不過4月份灌溉高峰的用水基本能夠滿足,這一輪春灌之後多數省的蓄水情況還算不錯,而蓄水比常年少的山西、陜西、甘肅準備通過加強黃河流域的有關水庫調度來統籌解決。(東方早報)(記者 李克誠 發自河南鄭州)
責編:閆彬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