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氣象專家:“北京夏季將乾旱”説法沒有依據(圖)

 

CCTV.com  2009年02月07日 09:1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北京晚報   

  順義區龍塘路橫跨潮白河大橋的橋柱上,多年前標注的“禁止捕魚”的字樣依稀可見,但這裡已經11年未見河水了。記者 甘南攝

  截至2月4日,河南、安徽、河北等七個主産區小麥受旱1.43億畝,比去年同期增加1.34億畝。全國旱區398萬人、195萬頭大牲畜飲水吃緊。面對如此大旱,北京今年能否遭遇大旱情?百日未降水給北京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北京的蓄水量是否下降?本報記者就此採訪市氣象臺、水務局、農業局等職能部門,對北京的旱情做出權威解答。

  調查現狀

  部分區縣

  出現龜裂死苗現象

  近百畝土地沒有植被覆蓋,裸露在陽光下,寒風吹過那些沒有植被庇護的裸地泛起漫天黃土。“在這將近100畝的地上有20%已出現了裂縫,最寬的地方已有兩根手指那麼寬。”2月3日上午,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減災研究室主任李茂松在通州李莊公路旁的田地中狠狠地插下了一根木棍,拔出時帶起了一陣沙塵,“這塊地沒有水分的幹土層有8厘米厚,乾旱比較嚴重的地方有10厘米厚。”

  這塊百畝大的土地是春播用地,4月份時將撒種春耕,“如果旱情繼續,春播就會出現‘等雨’現象,種子不按期播種,培育期縮短,勢必會影響到秋收産量。”李茂松憂心於旱情帶來的後續影響。

  連續100多天沒有降水,會對萬物復蘇的農作物生長産生怎樣的影響?2月3日至5日,李茂松作為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邀請的專家之一對通州、順義、房山、大興等8個區縣中103塊小麥地塊進行了小麥苗情和土壤墑情調查,“土壤幹土層厚度在1.5-8.5 厘米,有些地區偏旱,如果不及時應對,將影響小麥生長,甚至影響春播。”

  4日下午,李茂松又來到了順義區李遂鎮,一片冬小麥中已有部分苗種耷拉著腦袋,顯得無精打采,“冬小麥的死苗率在5%左右,原因不完全是乾旱,還有部分是凍死的。”李茂松介紹,為防止澆水後結冰悶死苗種,至少還需10天天氣變暖後才能澆水。目前,隨著氣溫回升,蒸發加大,冬小麥需水量將隨之提高,死苗數還會再增加2%左右。

  據密雲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乾旱未對密雲縣54萬畝果樹造成直接影響,6000多畝冬小麥出現了比例很小的死苗現象。

  調查釋疑

  北京夏季將乾旱沒有依據

  北京人度過了近30年來最“牛”的一個未見雪的冬天。昨天下午,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繼松對記者説,這主要在於冷空氣一直在唱“獨角戲”。去年12月以來,北京雖然先後4次有來自西北部的強冷空氣,並伴有大風降溫,但除冷空氣外,降水的形成必須通過暖濕氣流輸送水汽和適宜的地面溫度相配合,不能出現“斷檔”。水汽不足也是不降水的主要原因。

  “由於去年春夏秋季的降水量非常多,整個土地的含水量一直很足”,孫繼松説,“就算100多天沒有降水,但地表以下20厘米的含水量還是不錯的,因此,今年的乾旱還比較輕。”孫繼松説,如果某地區某一段時間的降水量明顯低於常年平均水平,那麼就可稱為氣象上的乾旱,而真實的乾旱取決於土壤含水量。

  根據中央氣象台資料顯示,本市自2008年10月26日以來,僅出現一次降水,降水量為0.1毫米,較常年同期降水量11毫米,創下自1971年以來的無降水的最長記錄。孫繼松介紹,從目前的資料情況分析看,未來十天左右下雪的可能性很小,北京旱情還將繼續,並有發展趨勢。根據目前氣候資料分析,進入本月中旬後,本市才有望出現一次降水過程。厚度預計在4到5毫米,接近常年的降雪厚度,但此次降雪不會對乾旱形成太多改善。據《新京報》報道,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只要有降水天氣系統出現,就會進行人工增雨雪的作業。

  很多市民依據“大寒小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這樣的民間諺語猜測今年夏天北京可能出現乾旱的天氣,孫繼松表示,諺語雖有道理,但冬季乾旱並不意味著夏季會持續乾旱,它們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絡,因此由現在的旱情推測出北京今夏將遭遇乾旱沒有依據。

1/3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