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間,耗時三年、耗資超過7億,由兩院院士吳良鏞設計的江寧織造府再造工程拆除外部圍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紅樓夢》中景”撩開面紗,露出全貌。(1月4日《新聞晚報》)
紛亂的廣告牌轟然倒地,露出了一處富麗堂皇的江南園林——江寧織造府。也許有人為這個園林的奢華而驚嘆不已,也許有人為這個7億資金頻頻咂舌,但是,更多的人卻想問,南京斥鉅資再造一個“假古董”的意義到底有多大?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不倣先作幾個假設。
保護文物説?三年前,就在這個工程的奠基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説了這樣的話:南京江寧織造府項目完全利用民間資本,也為我國文物保護、博物館事業的社會化做出了新的嘗試。我們知道,江寧織造府的整個工程就在建在原來的遺址之上的,在原來的遺址上建新的工程,本身就是對遺址的破壞,何談“文物保護的新嘗試”?
拉動內需説?對於嚴竣的經濟形勢,當下確有許多地方政府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修建了許多大型的工程,如同美國“大蕭條”時的田納西水利工程一樣來完成“以工代賑”的任務。但是,江寧織造府是從三年前開始修建的,耗用的資金也是達到了七億之多,而當時建此工程之時,沒有人能意識到現在就能有經濟危機,更不會有人想從三年前就開始為現在的經濟危機找出路,所以,拉動內需一説也是純屬扯淡。
開發旅遊業説?其實南京的旅遊業已經相當發達了,作為六朝古都,南京有山有水有文化,也有數不盡的歷史遺址。放著好好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不去開發,反而要燒錢來建一個倣古“園林”其難度可想而知。這就如同陜西鳳縣開發“月光城”一樣,有條件不用,反而要“創造困難”開發新的項目,到頭來只能落個“勞民傷財”的結果。
既然一個再造工程起不起上面的三重作用,那麼我們只能説這又是一個典型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當然了,此工程已經基本建成了,我們沒有必要去過多地指責什麼,只希望類似的工程少修一些,類似的錢少花一些。誰都明白,但凡是政府的工程,往往花銷都比較大,除了政府需要的“面子”之外,往往還會有層層官員的盤剝和剋扣。胡總書記在舊歲之末新年伊始就提出來了“不折騰”一説,目的就是要警告那些即將“折騰”或是正在“折騰”的人放一放手,而言外之意就是讓名級官員多搞點民生、少花些大而無當的冤枉錢。
王傳濤
責編: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