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廷•巴特爾:希望我們的草原世世代代是綠色的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4日 15:09 來源:新華網

專題:迎接中國共産黨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14日電(記者 湯計)“我不希望説自己能掙多少錢,就希望草原世世代代是綠色的,祖祖輩輩能生存。”52歲的廷?巴特爾説。廷?巴特爾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薩如拉圖亞嘎查黨支部書記,新中國開國少將廷懋之子。他根草原33年,致力於草原生態和牧民致富。

    薩如拉圖亞嘎查如今水草豐美,是當地生態條件最好的村莊。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因為過度放牧,導致草場嚴重沙化,直接導致了牧區的貧困。

    廷?巴特爾開始帶領牧民改變傳統的生産方式,由原來的養羊改成了養牛。“5只羊的價值頂1頭牛,1頭牛一張嘴一個肚子,而5只羊是五張嘴五個肚子。我們家的羊由30來只發展到300多只以後草場就受到嚴重破壞,不容易恢復了。恢復不了草場,就得壓縮羊只。”

    廷?巴特爾決定推行他的“減羊增牛”計劃,並把自家的6000畝草場用圍欄圍起來,分成9個小的草場,牛羊按照季節進行輪流放牧。通過“圍欄輪牧”和“減羊增牛”,廷?巴特爾家的收入不斷增加,排在了村裏的前列,他們家的草場也成了村裏最好的。看到支書家的變化,牧民們也跟著學了。養肉牛、養奶牛,還創造了“遠放近養”的生産方式,就是遠處的草場放牧肉牛,近處飼養奶牛。

    薩如拉圖亞的草場生態進入了良性循環,牧民的收入也不斷提高。村裏建立了集中收購牛奶的奶站,僅靠擠賣牛奶一項,牧民的收入比原來增加了一半。如今,村裏的年人均收入達到一萬元,由原來的貧困村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對於新農村建設,廷?巴特爾認為,薩如拉圖亞嘎查共有80戶人家300多口人,但轄區卻有430多平方公里。廷?巴特爾説:“牧區應該是小面積集中,就是不能把一個隊的牧區全都集中,應該是找一個比較合理,離路、電、水比較近一點的地方搞一些‘點’,就是可以搞養牛點、養雞點、養魚點,完了可以搞小型的加工廠。放牧可以採取‘遠放近養’,如果集中起來,那對草場的破壞是非常大的。”

    對於牧區的衛生院建設,廷?巴特爾認為不能一個村建設一個衛生院,因為牧民過於分散,牧民到村裏和到鎮裏的距離是一樣的,同時去鎮裏還可以辦其他的事情。牧民們不去村衛生院看病,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他説:“可以加強鄉鎮衛生院的建設。同樣,牧區的學校也是這樣,應該讓孩子們去城裏上學。”

    廷?巴特爾説,幹什麼都要切合實際。實事求是應是共産黨人的本色。

    廷?巴特爾出生在呼和浩特市,在內蒙古軍區大院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1974年,19歲的廷?巴特爾與其他40多名知青到了薩如拉圖亞,從此立志在草原深處紮根,一幹就是33個春秋。

    在廷懋將軍退休時,上級為他在北京建了房,老人希望廷?巴特爾和他一塊去北京生活,併為他聯絡了工作。廷?巴特爾卻説:“我文化程度低,進了城你給安排個好工作,我也幹不下去。而我留在草原,可以修拖拉機、開汽車、搞牧業生産,牧民們認為你是最有本事的人。”

責編:楊潔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