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0日 11:05 來源:新華網

專題:關注中國水污染

    針對我國目前的水污染形勢,國家環保總局近期提出了實行人性化管理、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理念。日前,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和國家環保總局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專家們在環保總局召開的座談會上就休養生息的內涵、意義等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休養生息勢在必行

    據《200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去年,全國地表水總體水質屬中度污染。2006年,國家地表水監測斷面中,一至三類、四至五類和劣五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40%、32%和28%。今年入夏以來,太湖暴發藍藻,嚴重危及無錫群眾飲水安全,引起黨和政府高度關注。

    專家們一致認為,目前我國的水環境狀況表明,由於我國流域經濟快速發展,粗放的增長方式沒有完全改變,污染物排放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江河湖泊仍然受到污染。因此,對江河湖泊實行休養生息勢在必行。

    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就像人的睡眠一樣,“睡眠”越充分,功能的恢復就越強,為人類提供的效益也就會越高。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鴻亮所説:“實施休養生息戰略的核心是發揮自然生態系統結構的自我修復功能和自我更新能力,在不耗費或很少耗費經濟成本的前提下,使江河湖泊的生態生産力得以恢復,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

    劉鴻亮院士指出,江河湖泊的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生態承載力,水體就是水環境容量,將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到水體容量總量之下,水體才可能自凈,達到休養生息和自我修復的目的。

    功能恢復需要過程

    如何理解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專家們指出,這是摒棄“先污染後治理”傳統治污模式的必然要求,是發達國家水環境治理的重要經驗,是尊重自然規律的重要體現。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説:“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政策極具戰略性、前瞻性和必要性。以前我們所説的‘輪耕’、‘輪作’實際上就是一種休養生息。

    從國家層面來看,休養生息主要針對大農業、針對面源污染,一些工業企業污染嚴重時,必須對它進行調控,爭取低排放、零排放,這樣就可以實現流域人與自然生態的和諧。”

    專家們指出,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既是綜合治理水環境的過程,也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過程。休養生息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人們的共同努力,要通過江河湖泊的休養生息,對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形成強大壓力,引導各地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從根本上緩解水環境的壓力。

    治污要強力推動

    為了加快治理水污染,推動污染物減排工作,國家環保總局今年採取了區域限批、流域限批、綠色信貸等一系列措施。日前,環保總局已對黃河、淮河、海河流域及長江安徽段的6市2縣5區實施“流域限批”,暫停該地區除污染防治和循環經濟類以外所有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

    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德慈認為:“這些措施像一劑劑‘猛藥’,一定會産生積極效果。”他希望環保部門多采取措施推進産業結構調整,以引導一些地方放棄走高能耗、高污染的道路,從而推行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劉鴻亮院士指出,僅以目標總量要求控制水污染是不夠的,當前必須將目標總量控制轉移到容量總量控制上來,制定國家層面的容量總量控制戰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懿也認為,環保總局提出的休養生息戰略,是要在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能力的範圍內規劃經濟發展,資源環境應作為經濟發展的約束條件。

    如何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專家們建議,應科學評估和預測我國生態環境安全現狀和發展趨勢,闡明環境質量演化規律;健全容量總量控制、排污許可證制度;建立休養生息的上下游聯動機制;充分考慮流域的面源和其他污染源,提高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鼓勵污水資源化;建立引導、鼓勵、支持公眾參與和輿論監督的機制,使公眾參與到環境污染的整治中來。(王 玲)

責編:趙旋璇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