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1日 09:07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週年
日前,一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僅次於1954年的淮河大洪水,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在聚集了數萬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的淮河兩岸,再現著,1998年抗洪時的一幕幕──一樣的風雨激戰,一樣的同舟共濟,一樣的人民子弟兵……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
“母親送兒上戰場,妻子送郎打東洋”,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各地廣為流傳的一句歌謠。
人民軍隊來自人民。從紅軍時期、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烽火歲月裏,多少壯志青年從天南海北投身人民軍隊,他們身後留下了多少個殘缺的家庭和多少用盡一生盼歸的紅嫂!
僅在長征中,江西興國一縣就犧牲了12038人,長征路上平均每一公里都有一個由興國兒女化作的路標;四川巴中地區12萬人參加紅軍,每10人就有1人當紅軍,每30人就有1人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對於自己的子弟兵,人民群眾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84歲的老八路王世昌一生都記得,1943年5月7日清晨,在她的家鄉河北完縣,100多名手無寸鐵的村民被日軍集體屠殺。因為八路軍的一個營部在這個村裏駐紮過,而老百姓給了八路軍糧食。
趕來收屍的人們搬開屍體,發現一個孩子還活著。孩子含著奶母已經冷卻的乳頭,酣然入睡。女嬰的母親是晉察冀軍區白求恩軍醫學校的幹部。嬰兒出生才8天,就寄養在完縣野場村一位名叫楊桃兒的年輕農婦家裏。
當敵人機槍掃來時,村民們用身體擋住了射向嬰兒的子彈;身負重傷的楊桃兒怕孩子啼哭被敵人發現,使盡最後力氣用奶頭堵在了孩子的嘴裏……
這個名叫廖雁北的孩子,後來成了北京友誼醫院的大夫。
“劉伯承給我們講課的時候説,八路軍是骨頭,遊擊隊是筋,老百姓是肉,只有這三者結合才能組成拳頭。”原一二九師幹部輪訓隊教導員秦忠回憶説。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正是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人民軍隊才越戰越勇,越打越強。
八年抗戰,軍民並肩戰鬥,創造出了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一個個使侵略者聞風喪膽的神奇戰法,把敵人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淮海戰役中,150萬支前民工、41萬輛小推車,構成了一道壯麗的景觀。在那場解放戰爭時期規模最大的戰略決戰之中,僅65天,蔣介石80萬精銳之師就覆滅了55.5萬。萬里之外的斯大林在記事本上這樣寫道:“60萬戰勝80萬,奇跡,真是奇跡!”
服務人民,軍隊不變的宗旨
血肉相聯,生死同心。人民軍隊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愛戴,是因為從誕生之日起,它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不變的宗旨。
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把“做群眾工作”列為軍隊三大任務之一,並提出了工農革命軍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這支紀律嚴明的部隊在走過的每一步裏,都留下了服務人民的動人故事。
58年前的5月25日清晨,33歲的上海著名民族資本家榮毅仁走上街頭,驚訝地發現,街道兩旁的屋檐下,一排排解放軍戰士和衣抱槍,正在酣睡。
新華社隨軍記者艾煊記錄道:“慈祥的老太太,熱情的青年學生,商店的老闆、店員,都誠懇地請求戰士們到他們的房子裏去休息一下。可是戰士婉謝了,他們不願擅入民宅,他們不願在這一小事上,開了麻煩群眾的先例,開了違反人民軍隊傳統的先例。”
榮氏家族本已託人在香港租好房子,準備遷居。而這一天的見聞以及隨後人民解放軍的城市政策,讓榮家留了下來。
川藏公路全長2250公里。為了修出這條路,二野十八軍將士劈開了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雪齊拉等14座雪山,跨過了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拉薩河等10多條河流。這條路上,長眠著3700多名戰士和民工。
“日後唱響全軍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號,就是在修築川藏公路時戰士們首先喊出來的。”十八軍老戰士田淑英回憶説。
正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顯示,58年以來,有30多萬名中國軍人為國捐軀。他們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川藏公路的工地上,犧牲在抗擊非典的醫療一線,抗洪搶險的洪流中……
軍民團結,強大的政治優勢
“軍隊和老百姓,咱們是一家人”。軍民之間的魚水之情,歷來是我們強大的政治優勢。
2006年夏天,一位普通軍醫感動了中國,他叫華益慰。
從醫半個世紀,華益慰從未出過醫療事故、從不收“紅包”,被患者稱為“值得託付生命的人”。手術前一天,他總會跟病人聊聊天、減輕他們的焦慮;給人聽診時,他總會把聽診器先放在手裏焐熱……
華益慰走的那天,3000多名自發趕來的群眾和數不清的挽幛、輓聯,把靈柩通過的小路匯成了淚的海洋、愛的海洋。從華益慰的故事裏,從為了不擾民而取消軍號的駐港部隊軍營裏,從忙碌在火災、地震現場的綠色身影裏,從屯墾拓荒、興修水利的原野裏……人們看到的,還是當年那支服務人民的軍隊!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在山東舉行。首批參演部隊進駐時,曾在戰爭年代涌現出多位“沂蒙母親”的山東人民,喊出了“部隊練打仗,地方練支前”的口號。
技術專家走進軍營獻計獻策,民營企業把通用裝備送進練兵場……近年來,“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活動在各地開展得如火如荼,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時代飛速發展,但軍隊本色和軍民團結從未改變。或許,連日來抗洪救災的情景,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
《人民日報》 ( 2007-08-01 第06版 )
責編: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