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海峽之聲" 連接兩地的對話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0日 18:03 來源:CCTV.com

專題:直播間?祖國不會忘記

     

 

    廈門和金門兩地之間的有線廣播,可能是世界上歷時最長的敵對雙方有線廣播“喊話”了。陳菲菲老人,30多年從事對臺、對金門廣播,唱了一輩子“對臺戲”,她既是廈金海峽空中“對話”的歷史見證者,也身歷海峽兩岸對峙、緩和、走近、往來的歷史變遷。

    1955年,不到20歲的31軍文工團團員陳菲菲,因為會普通話、閩南話,聲音好聽,被組織上選派到前線從事對敵有線廣播喊話。
  那時廈金前線只有兩種聲音,一種是炮聲,一種就是大喇叭廣播聲。特別是1958年廈金炮戰中,廣播站都是雙方炮兵的首要攻擊目標,雙方都是將“把敵人的大喇叭打啞了”作為重大戰果。
  梳著兩條辮子的陳菲菲來到何厝香山廣播組。沉沉暗夜,廈金海峽一片沉寂,陳菲菲只聽見海峽上空自己和金門對岸女播音員湯麗珠的聲音在喊話。廈金海峽最近處只有2000多米,隔海長距離廣播,為了讓聲音傳遞更清晰,雙方的語速都非常慢,聽起來有一種很獨特的風格。

    從1955年到1958年年底,陳菲菲對臺“喊話”的地點是何厝香山廣播組。陳老告訴我們,那時的對金門廣播是以有線的形式進行的,通常是白天休息,晚上工作,只要是三級風以下,風平浪靜的時候就要對著金門“喊話”。陳老説,如果天氣好,有時候一整個晚上都要不停地對著廣播,對著金門喊。“在炮火底下堅持播音,而且生活上也很苦。”陳老這樣形容當時的工作環境。

    沉沉暗夜,廈金海峽一片沉寂,陳菲菲只聽見海峽上空自己和金門對岸女播音員湯麗珠的聲音在喊話。兩岸喊話的內容針鋒相對,陳老記憶最深的是,對岸攻擊我們“人民很窮,兩個人穿一條褲子,吃香蕉皮”,陳菲菲聽著很氣憤。

    而陳老當時對金門“喊話”最多的內容則是“五條保證”、“棄暗投明獎勵規定”,鼓勵金門駐軍陣前起義。蔣軍軍官為了不讓士兵聽廣播,命令他們在播音時敲鑼打鼓,陳菲菲覺得特別可笑。陳老説,儘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國民黨兵冒險泅水投誠。
  1979年1月1日,福建前線首先停止了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接著,雲頂岩側翼的高山上的喇叭減少了講話次數,降低了講話調門,並最終於1991年4月24日沉默了。對岸也羞答答地予以回應,金門停止了對我有線廣播,更多的是播一些樂曲了。
  陳菲菲的聲音通過金門駐軍在老兵中掀起波瀾,老兵們的哭訴使蔣經國倍感壓力。一年後,台灣當局宣佈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這一放勢不可擋,到1990年,回大陸探親的國民黨老兵達200多萬人次。

    2007年7初,中央電視臺《祖國不會忘記》節目組與大益愛心基金來到白鷺之城廈門,看望陳菲菲老人,同行的還有中央電視臺第一代節目主持人─沈力老師。作為一位有著數十年播音主持經歷的電視主持人,沈力老師與陳菲菲老人有著相似的工作經歷。作為大益愛心基金的愛心使者在合適不過。抵達廈門後,沈力顧不得旅途疲憊,簡單休息後,馬上與陳菲菲見面,並親切座談。與陳菲菲老人同時戰鬥在前線的還有一位吳世澤老人,作為對臺廣播的親歷者,今天也到場一同座談。吳世澤老人1958年任角嶼廣播組閩南話播音員。極左思潮的動亂年代很不情願地轉業到了地方。但壞事變好事,現在做大哥大、BP機生意,活得蠻瀟灑。境遇大變而習慣不改,每天無論電視、廣播、報紙上的台灣新聞一定要看、要聽,關心台灣問題的興趣超過關心生意的興趣。年輕時曾去過台灣,非常希望還能故地重遊。
  三位老人相見甚歡,幾句話就拉近了距離,又説有笑,你一言我一語中漸漸地思緒回到了39年前炮火紛飛的東南海疆。

    記憶的匣子慢慢地打開了,陳菲菲老人回憶,那一段時間,我慢慢感到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有意義。例如,從望遠鏡裏,可以清楚看到那些修工事或站崗的國民黨士兵,呆呆地望著大陸這邊,顯然是在聽廣播。還有一次,一個當官模樣的人,指手劃腳把聽廣播的士兵都趕跑了,可是自己卻坐在海邊獨自聽起來了。有時特別可笑,蔣軍軍官為了不讓士兵聽我們廣播,就在我們播音時敲鑼打鼓,或把士兵集合起來跑步。那時候,金門經常有國民黨士兵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泅渡過來投誠,他們不光把我們的起義投誠政策背得牢牢的,連我們有些廣播稿也大致能説出來,這使我們感到很興奮很受鼓舞。另外,後來金門也模倣我們,架設大喇叭對我們廣播,對祖國造謠、醜化、誣衊、攻擊,我聽了很氣憤,心想一定要用我們的宣傳壓過敵人。我便不知不覺進入角色,安心幹這行啦。
  兩岸喊話的內容針鋒相對。陳菲菲記憶最深的是:“對岸攻擊我們“人民很窮,兩個人穿一條褲子,吃香蕉皮”,聽著很氣憤。陳菲菲和同事們就揭露國民黨當局如何黑暗,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兩位女性天天打嘴仗。國民黨的廣播和傳單常點陳菲菲的名,説歡迎陳菲菲小姐起義反正,保證重獎重用;我們也請了湯麗珠在大陸的伯父來到播音站,向湯麗珠喊話。
  上世紀50年代,陳菲菲讀得最多的是“五條保證”、“棄暗投明獎勵規定”,鼓勵金門駐軍陣前起義。她在望遠鏡中看到,蔣軍軍官為了不讓士兵聽廣播,命令他們在播音時敲鑼打鼓,覺得特別可笑。我們的大喇叭也經常被打得像篩子一樣。但是,仍有很多國民黨兵冒險泅水投誠,陳菲菲廣播的政策,他們早都背得牢牢的。

    沈力老師緩緩問道:在前線廣播有沒有遭到過敵人的炮火襲擊?

    半天沒作聲的吳世澤老人乾脆地接過了話題:當時國民黨特別恨我們的有線廣播,我們每個喇叭當面,他都有一兩門炮專門對付我們。有時,我們只要一廣播,他的炮彈就打過來了。晚上,他先打照明彈,再打直射炮。有一次,他乾脆把炮從掩體拖出來,拉到海邊沙灘上,對著我們的地堡幹,把我們的喇叭打得稀巴爛,像篩子一樣。我們最早用的喇叭叫“九頭鳥”,是美國海軍在港口使用的一種揚聲器,解放戰爭中繳獲了不少,全國全軍的“九頭鳥”都集中到廈門前線來了。這玩藝共九個擴音器組裝在一起,每個250瓦,耐用得很,整個機器泡到海水裏也壞不了。我們就用揹包繩背上“九頭鳥”,在這裡廣播幾分鐘,再換一個地方廣播幾分種,打“廣播遊擊戰”,和他玩捉迷藏。挨炮最多的一個“九頭鳥”被彈片打了七十多個洞,我們用水泥補一補繼續用,後來送到北京軍事博物館去了。敵人越打我們越高興,説明我們的工作有效果,沒白費勁,説明我們廣播的力量並不小于炮彈的力量。國民黨對我們確實很惱,如果他的士兵聽不到我們播音,他就不會安排專炮打我們。
  1991年4月23日,陳菲菲完成了最後一次播音。第二天起,前線廣播站沉默了。
  如今的海峽兩岸已經再看不到硝煙瀰漫,你來我往的緊張局勢,原來廈門這邊的軍事重地現在已經變成了美麗的環島路,海浪一層層地拍打在沙灘上,戲水的孩童和翱翔于海天之間潔白鳥兒構成了一副絕美的風景畫。
  三位老人站在對高山上,面對近在咫尺的大小金門,不由的感慨萬千,當沈力老師將沉甸甸的紀念章挂在陳老和吳老胸前時,時空仿佛靜止,對過去的回溯是對未來的最好闡釋。我們衷心地希望兩岸再不要兵戎相見,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責編:肖金平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