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9日 08:59 來源:新華網
專題:林強十進阿布洛哈_CCTV.com新聞
"你心裏裝著群眾,群眾就會把你當親人!你為群眾付出一點,群眾就會為你貢獻一切!"林強,此次中央媒體採訪團遠赴四川採訪的主人公,一個懷著愛心,終日奔忙在路上的人。作為一名軍人,他曾打破全軍田徑十項全能紀錄,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5次被評為優秀共産黨員,11次受到嘉獎。作為一名四川省教育廳的部隊轉業幹部,他先後10次徒步翻越海拔幾千米高山,冒著摔下懸崖和被傳染的危險,深入到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幫助村裏拓寬山路,與縣政府一起為孩子們建立了第一所"林川小學"。他付出他的所有,盡己所能地為"麻風村"百姓改善生活。他的所作所為,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信賴,淳樸的山裏人自發地在通往康復村的山崖上刻上他的名字,喊出了"共産黨萬歲"的口號。他做了一個好人、一個軍人、一個黨員幹部應該做的事情,他是全國千千萬萬軍轉幹部的優秀代表。
這是一個積極面對人生,熱心幫助他人,從點滴小事中感受快樂的人。(新華網圖片)
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俞瑋)"我心中有一朵花,不是初春的報春花和夏日山崖邊的木蘭花,也不是秋天林中的野菊花和冬天高山上的雪蓮花。我心中的花,沒有芬香,沒有色彩,是無數冰晶凝結的冰花。"
林強,53歲,現任四川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胡錦濤主席親自批示的全國"軍轉幹部的優秀代表"。他有著軍人特有的品質--剛強、正直、時刻牢記群眾利益、踏踏實實為人民服務,幾十年來做過的好事不計其數;同時,他又有著鮮明的"林強特點",不願被宣傳、不願作秀、只願講真話説事實,認為自己做的都是小事、是很平凡的事。
"無論大家給我多高的榮譽,我希望我還是原來的我,是現在的我。我還是想多去做些小事,因為做這些事情我感到很快樂。"
請讓我們叫您一聲"林爸爸"
阿布洛哈村的村民們把通往村裏的這條山路取名為“康複路”。(新華網圖片)
阿布洛哈村(即麻風病康復村)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烏依鄉,全村現有67戶村民共177人,其中麻風病患者46人。上世紀60年代,布拖縣是麻風病的重災區,為了防止病情傳染蔓延,當地政府把麻風病人集中在一起治療,修建了"麻風村"。這裡三面環山,地勢險要,村裏物質條件極為匱乏,唯一的生活來源是在荒山石嶺間開闢出來的500余畝廣種薄收的貧瘠土地。村裏不通公路,不通電,基本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2003年9月,時任四川教育廳體育衛生藝術處處長的林強來到布拖縣調研,偶然聽人提及烏依鄉有個"麻風村",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和攝影師的本能讓他對這個村落充滿好奇。他想前往看看,可竟然沒人敢為他帶路。直到2005年3月,在林強的努力勸説下,終於有一位當地的勇敢者帶他進入了阿布洛哈村。
去"麻風村"的路,是林強這輩子走過的最艱險的路。路不到一米寬,一側是千米高的岩壁,另一側是萬丈深淵,稍不注意就會掉下山摔死。山路的坡度是呈70度的流沙坡,來回徒步行走要走7個小時,由於下坡慣性他的4個腳趾都淤了血。至今,這條路他已經走了10次,習慣了,然而,腳趾也變形了。
與"麻風村"的第一次接觸讓林強深感震撼。"第一代麻風病人的年齡一般在50歲到80歲之間,他們治好以後會有些殘疾,比如四肢變形、面部潰瘍,看了很可怕。也正因為這樣,他們即使治愈了也無法被山外人接受,只能永遠地留下來,生兒育女。走近他們,你會發現他們的心地其實都很善良。"林強告訴記者,"看到他們生活的很苦,我很心痛。不過最讓我難受的是,村裏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村民,他們的身體都很健康,每天可以背200斤重的東西在山上跑。然而,他們沒有文化,基本上全是文盲。"
回到成都後,林強的心一直牽掛著阿布洛哈村的村民。每天,走在從家到單位的馬路上,他就會想為什麼都市的路那麼寬,而阿布洛哈村的路卻那麼艱險呢?那段時間,林強一直在思考自己能為村民們做些什麼,怎麼樣才能讓他們生活得更好?怎麼樣才能讓那些天真的孩子插上知識的翅膀,飛出大山,改變生活,改寫命運?這些問題不斷盤旋在林強的腦海中。
林強找到了布拖縣縣長,給他講述了阿布洛哈村的情況。布拖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縣政府要單獨撥款為這麼偏遠封閉的山村建學校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林強的積極爭取下,縣政府從極為緊張的財政中撥出了20萬元。"我了解到縣裏已經對'麻風村'的發展做了規劃。我就想我應該加快他們的進程,首先我自己要盡力。我剛出版的畫冊可以拿到3萬塊錢稿費,我準備拿出來幫助他們。"
這是當年林強捐助1萬元用於阿布洛哈村拓寬康複路時,村民代表們簽署的保證書。一個個手印代表著村民們感謝林強的心意。(新華網 俞瑋 攝)
2005年5月3日,學校破土動工。7月,林強第二次進村,他與村長説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條路你們不能走一輩子,我一定要幫你們把路加寬。"林強給了村裏1萬元作修路經費,現在,這條山路已經拓寬到了2米,好走多了。
2005年9月1日,承載著阿布洛哈村所有百姓希望的"林川小學"正式開學,林強被聘為名譽校長。這一天,他把自己的3萬餘元稿費和朋友們資助共7萬餘元錢物全部捐給學校。他還特意從成都給孩子們帶去了一面國旗。看到國旗飄揚在學校上空的那一刻,林強的眼眶紅了。
"那一刻,我感覺到了什麼叫幸福。"
孩子們喜歡叫林強“林爸爸”,因為他是他們最親的人。這是林川小學的孩子們在記者本上寫下的話──“我愛林爸爸”。(新華網 俞瑋 攝)
聽到林強這句話後的兩天,我在烏依鄉見到了這所學校的2位老師和部份學生。最大的學生18歲,最小的6歲,同樣都上2年級。和城裏的孩子相比,他們皮膚黝黑,表情拘謹,只會説些簡單的普通話,溝通起來也比較困難。
"林爸爸,林爸爸",林強的出現讓孩子們特別高興,笑容不自禁地挂在他們的臉上。我趕緊把相機對準他們,鏡頭裏,藍天白雲下,孩子們與林強站在一起,烏黑髮亮的眼睛裏散發出明亮的神采。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們走出大山的未來。
"親愛的林爸爸,我是吉覺大地,你比我的父母更親,沒有你,我只能還在家放羊……把1看成樹木,把7看成挖鋤。"這是林川小學的一個孩子寫給林強的信。
"我愛林爸爸。"8歲的小女孩且沙麼子作在我的本上工工整整地寫下了這一句話。
2006年夏天,阿布洛哈村遭遇嚴重旱災,不到年底就會斷糧。林強得知情況後心急如焚。他拿出1萬多元錢購買了8500斤大米送到了"麻風村"。那天,當村民們排隊來領大米時,一位60多歲的老人拉起林強的手,含著眼淚説:"你就是我的爸爸、媽媽!"林強回答説:"我回家來了,這裡是我的家。"
"你心裏裝著群眾,群眾就會把你當親人!你為群眾付出一點,群眾就會給你一切!"林強每次到阿布洛哈村時,村民們都想把村裏最值錢的"牛"殺了來款待他,據説這是彝族的"最高禮儀",但每次都被林強制止了。上山下山時,村民們會讓林強沿著山壁走,不顧自己的危險也要保護他的安全。淳樸的山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回報他們心中最親的人--林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