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名列“七大奇跡”榜首 該怎樣保護長城(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9日 08:09 來源:人民日報

    

資料圖片:北京,長城。(來源中新社 劉向龍 攝)

    北京時間7月8日淩晨,世界“新七大奇跡”評選結果在葡萄牙揭曉,中國萬里長城不負眾望,脫穎而出並名列榜首。這一結果無疑讓剛剛在第31屆世界遺産大會上收穫頗豐的中國遺産保護組織和億萬中國人感到驕傲: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産,更是整個人類歷史文化寶庫裏的珍寶,它證明了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輝煌,也是人類傳承歷史奇跡的明證──用夯土和磚石壘砌的這一世界建築奇觀,歷經千年風霜巍然屹立至今!高興之餘,筆者心情並不輕鬆──這不是居安思危,因為危機迫在眼前。

    長城作為我國第一批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文化遺産,由於體量大、建築材質不均勻、跨省跨區域管理,保護和管理長期處於“真空狀態”。在取材性破壞、旅遊性破壞、建設性破壞、修復性破壞四大破壞“主力”的作用下,萬里長城嚴重縮水,容貌劇烈毀損。其中,與風雨雷電不可抗逆的“剝削”、荒漠化的大肆進攻等自然威脅相比,人為的破壞性更大;在人為的破壞行為中,又以一些地方政府和商業集團名義實施的“建設”破壞力量最大。那麼,我們如何能做到像一首歌裏唱的“萬里長城永不倒”?

    長城保護現狀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2006年底,《長城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出臺,依據這部專門法規,破壞行為將依法論處。在長城保護的風風雨雨中,值得一提的是幾十個民間組織的長期自覺奉獻,熱情之高、素質之專、公心之強,實在令人感佩。今年文化遺産日,政府表彰的一批長城民間保護者中,有教師,有公務員,更有許多祖祖輩輩生活在長城腳下的普通農民。

    然而,與普通民眾的文化自覺相比,包括長城在內的遺産保護,急需提升一些地方官員的文化自覺,如此才能糾正遺産保護中存在的“重申報、輕保護”,“重利用、輕管理”,“重小我、輕大局”等重大誤區。一味追求經濟回報以樹政績,過度不合理的旅遊開發由此産生;通過轟轟烈烈的城市改造運動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導致遺産地的原真性、完整性等迅速喪失。這些竭澤而漁的開發和改造,為世界遺産的長遠持續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效應。

    包括長城在內的世界遺産,有別於一般的經濟資源,無論保護還是展示,都具有很高的知識性和專業性,要在科學管理的前提下加以合理利用。目前在我國,自然遺産的中央級管理單位是建設部,文化遺産的中央級管理單位是國家文物局,其主要權力根據屬地管理原則都下放到地方政府,而一些地方政府則過多地考慮了自身利益。這導致在自然和文化遺産的保護上,旅遊部門、文物部門、建設部門均從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地方則從地方利益出發,條塊分割,大家的屁股長期坐不到一條板凳上。

    有專家認為,改革我國現有的世界遺産管理體制,成立一個由國務院挂帥的協調組織,把遺産保護和利用統籌起來,變被動保護為積極保護,是當務之急。(主任編輯 劉瓊)

責編:荀志國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