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江蘇全省動員整治太湖 5年內實現水質明顯好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8日 03:25 來源:揚子晚報

專題:關注中國水污染

    揚子晚報網消息 一場太湖藍藻危機讓江蘇人更深切感受到環保優先的必要和緊迫,也為蘇南全面小康建設敲響了環保警鐘。危機過後,痛定思痛的江蘇人開始了全面整治行動。昨天,省委、省政府在無錫召開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會議,對徹底治理太湖進行全面部署,動員全省上下特別是蘇南人民緊急行動起來,全面打好太湖水環境整治攻堅戰,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景象重回江蘇大地。

    治理目標

    兩步走重現“太湖美”

    會議指出,我省將採取控源、截污、引流、清淤、修復等多種手段,對太湖流域進行全面、系統、科學的治理,加強水源地保護,確保飲用水安全。

    徹底治理太湖分為兩個階段性目標:先用3-5年的時間,到2010年左右全省總體上全面達小康之前,實現太湖水質明顯好轉,確保太湖周邊地區飲用水安全。再經過8-10年的不懈奮鬥,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之前,基本完成徹底治理太湖的任務,恢復太湖地區山清水秀的自然風貌,形成流域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宜居環境。

    當務之急

    治理藍藻,確保飲水安全

    切實防止大面積藍藻再次暴發,確保今年內不再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讓沿湖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是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我省將提高生態環境指標在全面小康考核體系中的權重,並部署了控制藍藻復發的應急措施:

    方式一:持續調水入湖 控制藍藻,撈藻是標,防藻是本。太湖是典型的淺水湖泊,水體流動性差,加重了污染和藍藻生長。今後我省將把“引江濟太”作為控制藍藻、引清釋污的直接有效手段,將非汛期太湖控制水位提升並保持在3.5米左右,沿河地區分水實行總量控制,確保枯水年份引江水入太湖33億立方以上,縮短太湖換水週期。

    方式二:加快引流換水 梅梁湖泵站要開足馬力,加大流量,使西太湖從梁溪河每年出水超過10億立方,實現梅梁湖夏冬兩季各換水一遍。

    方式三:全力打撈藍藻 沿湖各地要組織專業隊伍持續撈藻,確保日産日清,減降基數。

    方式四:確保飲用水安全 太湖周邊共有11個大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要對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進一步集中整治,限期關閉所有工業、生活排污口,拆除影響飲水安全的設施。

    儘早完成取水口改造的保護措施,無錫引長江水作備用水源的工程要加快建設進度。

    大力開展節約用水。在全社會樹立“節水就是減污”的理念,嚴格實行供水總量控制和用水定額管理。

    方式五:完善應急預案 調水、引流、關閘、截污、限排、撈藻、防汛等要統籌考慮,週密安排,水利、環保、城建、經貿、農漁等部門要加強協同。充實力量增加藍藻動態監測的密度,健全水源地水質預警體系,對可能出現的水環境突發事件作最壞的準備,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啟動應急機制進行妥善處置。

    治本手段

    實行最嚴格的環保制度

    徹底治理太湖,治水是治標,治污是治本。會議指出,鐵腕治污必須態度更堅決,轉變增長方式、實現發展轉型,一些成為污染源的工廠必須關閉,一些高污染的産業必須淘汰,一些富營養化的養殖必須壓縮。

    工業治污

    産業結構須調整優化

    以産業優化升級減少環境污染,以發展循環經濟降低廢棄物排放,以集約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排放。

    關鍵詞:三個“不批” 參照國際先進新水平,在太湖流域制定實施更加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切實加強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屬於落後生産工藝、技術和設備的不批,排污超過總量控制指標要求的不批,超過排污控制指標的地區新增排污的項目不批。全面禁止新上不符合産業政策和新增氮磷排放的項目。

    關鍵詞:提高標準 必須在太湖流域實行更高水平、更加嚴格的水污染防治標準,倒逼企業完善治污設施,降低排放強度。

    據統計,太湖流域紡織、化工、冶金、造紙、電鍍、釀造等六行業,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佔全流域工業排放量的65%和63.4%。今後將從這六個行業入手,制定實施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標準。對不達標企業限期整改,經整改仍不達標的一律關停。

    關鍵詞:優化結構 今後將按照“調高調優調輕”的要求,大力發展高技術、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産業,大幅提高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比重,加快形成節約、環保、高效的産業體系,促進結構優化、産業升級、污染下降。對工藝落後、污染嚴重、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要堅決淘汰。對太湖地區的化工、醫藥、冶金、印染、造紙、電鍍等行業將開展專項整治,在2008年底前依法淘汰2150家小化工企業。

    生活治污

    禁止銷售使用含磷洗滌劑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千人的太湖流域是全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之一,專家認為,每年排放的生活污水高達5.68億噸,是造成太湖富營養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加強城鎮污水處理,減少對環境的危害,是治理太湖污染的一大措施。今後將禁止含磷洗滌用品在太湖地區銷售和使用。

    會議還要求,太湖流域的城鎮污水處理能力要大幅提高。2010年前,所有城鎮都要限期健全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收集管網,城鎮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0%以上。

    處理標準要大幅提高,新建污水處理廠和老廠工藝改選都要配套建設除磷脫氮設施,執行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標準。

    尾水和污泥再生利用率大幅提高。大力推廣污水處理廠尾水生態處理,城鎮景觀、綠化、道路衝灑等優先利用再生水。污水處理後産生的污泥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要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規範化處置,力爭2010年污泥規範化處理率達到100%。

    養殖治污

    部分湖區年底前拆除網圍

    據環保部門監測,2002年至2006年東太湖網圍養殖區底泥中的有機質、總氮和總磷均大幅增加,明顯影響水質。會議明確,太湖最主要功能是提供飲用水源、調蓄防洪,保持流域生態平衡,發展漁業必須服從這一大局。東太湖網圍養殖面積要壓縮到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的限額之內,其他湖區現有網圍年底前必須全拆除。對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則要按照與工業污染源一樣的管理要求,實行排污許可、申報和總量控制制度,確保達標排放。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模式,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加強農膜等其他農田廢棄物的收集、清運與處理。

    修復太湖

    增強湖體自凈能力

    改善太湖水環境,除了防污治污,還必須努力修復和重建良好的生態系統,通過疏浚清淤和生態修復,增強環境自我調節功能。

    關鍵詞:疏浚清淤 底泥是湖泊的主要內源污染。國內外湖泊治理經驗表明,在外源污染得到控制後,內源污染治理就將成為改善湖泊水環境的決定性因素。各地要制定實施專項規劃,對梅梁湖、竺山湖等重點湖區以及入湖河口加快實施疏浚清淤。繼續抓好太湖流域農村河道、村組河塘清淤,確保在2010年前全部清淤一遍。

    關鍵詞:生態隔離帶 在太湖一級保護區內,即沿湖5公里和入湖河口上溯10公里兩側各1公里範圍內,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退漁還湖、退耕還濕地,建設湖濱生態隔離帶。近期先從沿湖1公里重點區域試點起步,有效減輕農業面源污染。

    關鍵詞:生態修復工程 總結推廣五里湖治理的成功經驗,在太湖適宜的湖灣、主要入湖河道,建設前置庫、人工濕地、生態護坡等生態工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到2010年,太湖一級保護區完成造林綠化25萬畝,環太湖1公里範圍內建成生態防護林帶,有效隔離、吸附污染。種植放養有利於凈化水體的動植物,提高湖泊自凈能力。王 燁

責編:孫潔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