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老黨員齊德賢義務修村路40多年人稱"當代愚公"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7日 08:45 來源:新華網

專題:《百姓紀事》專欄

    新華網瀋陽6月27日(記者馬義、楊成軍)71歲的齊德賢,是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一個普通黨員。這位蒙古族老人在過去的40多年裏義務為鄉親們修路,贏得了“當代愚公”的美譽。

    齊德賢住在沙拉鎮上等皋村,記者近日專程慕名拜訪。齊德賢老人將記者領到他家的倉房裏,裏面整齊地排列著手推車、土籃、耙子、鎬頭、鐵鍬和扁擔。老人説,他修路用壞了200多個土籃、80多把鐵鍬,穿破了100多雙黃膠鞋。記者隨手抓起了鐵鍬,瞧個仔細:鍬頭已被磨得很薄,借著射進屋裏的光線顯得锃亮。

    老人告訴記者,40多年前,由於村前的路不平,一輛馬車翻到溝裏,壓死了一個人。這起事故刺痛了他,他首先修好了這條路,並從此開始留意周邊道路,一旦發現破損路面就馬上取土、墊路。平淡的敘述背後是不為人知的辛苦:春修返漿路,夏修雨水路,秋修莊稼路,冬修冰雪路。老人每天3點多就起床,簡單吃過飯後,就帶著工具外出修路。

    記者和老人一起來到距離他家近10公里的大巴關山腳下,一條80多米長、約5米寬的山路映入眼簾。這是近幾年老人劈山開路的傑作。這條路從山坡上開出,路南側緊挨大山,最高處超過兩層樓房。齊德賢告訴記者,這條路原本是利用河道而形成的,未開山修路前,這個位置的河道是一個“胳膊肘形”的急彎,一旦遇到雨天,經常因積水而無法通行。他多次實地觀察如何改變這一狀況,發現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劈山開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僅憑一把鎬頭、一把鐵鍬和一輛手推車,要在80多米長的山坡上開出一條5米寬的路,談何容易,其中辛苦可想而知。如今,記者站在修整一新的山路上,只能感受到老人這一壯舉帶來的震撼,感嘆譽之為“當代愚公”實不為過。

    “今年以來,我的身體不如以前了,前不久出去修了幾天路,晚上睡覺時,感覺骨頭像酥了似的。”在送齊德賢回家的路上,老人望著車窗外又有破損的路面一臉愧疚。他幹了大半輩子修路的事,已經把路況的好壞當成了自己的責任。

責編:毛婷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