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從“赤腳醫生”到鄉村執業醫師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7日 17:0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專題:《百姓紀事》專欄

    

沙維新出診時,就背著這個用了近20年的藥箱,騎上電動車出發。

   

 沙維新保留的不同時期的執業證,見證著農村醫療事業發展的歷史變遷。

    人 物

    檔 案

    沙維新,61歲,河北省南皮縣大浪淀鄉白吉屯村人。1965年,沙維新參加醫務培訓,後成為村裏的“赤腳醫生”。1987年,沙維新經培訓考試後拿到鄉村醫生證,成為一名正式的鄉村執業醫師,2007年,沙維新的鄉村診所成為南皮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機構。

    眼下是老沙的診所生意最清淡的時候。“夏天來了,感冒基本沒有了,病人少。有時候能遇著得腸炎的,得備著點慶大黴素。”在擺滿藥櫃的小屋子裏,老沙一邊收拾著隨身藥箱一邊説。藥箱裏除了一些常用藥,還有體溫計、注射器等簡單的醫療用品。

    沙維新這輩子都沒離開過白吉屯村,這是河北省南皮縣大浪淀鄉的一個小村莊,700多口人。今年61歲的他是村裏惟一的鄉村醫生,從1965年開始,一幹就是42年。

    10多天前,縣裏給老沙發了一塊銀色牌子:“南皮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機構”,沙維新把它釘在了自家的院門口。“我這兒是1月份成的定點,還發了定點機構守則、服務承諾和村級醫療衛生制度,還有兩本處方。聽説還要發一個村衛生所的公章!”沙維新從床底下的箱子裏找出他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面蓋著衛生部的大紅章,簽發日期是2007年1月1日。

    老伴趙桂雲在一旁插話道:“這次新型合作醫療真不錯,每年交10塊錢,國家和地方補40塊,生個大病到縣、鄉醫院去,能報銷不少呢!”

    有了新農合,上老沙這看病的人就更少了,畢竟縣裏、鄉里條件好、能報銷,在他這只能用個人賬戶裏的8塊錢。老沙卻感到高興:“這麼多年來,我總是覺著,這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會越來越好!”

    老沙皮膚黝黑,頭髮花白。

    説起19歲學醫的事兒,沙維新覺得那是他的幸運:“我讀過完小,算是有文化的,大隊上選我去參加培訓,就在縣裏學,學了有7個月。”

    沙維新回到白吉屯村,開始了“赤腳醫生”生涯,平日裏給人看病,農忙時下地勞動。大隊每個月給他記些工分,工分標準是當時村裏最高的,一個月給5塊錢補助。

    那會兒是合作醫療,老百姓一年交1塊錢,大隊上出2塊,平時看病不花錢,每次就交5分錢診費。“可這3塊錢不夠呀,俺們赤腳醫生都自己制藥。”為給病人找藥,沙維新把周邊地頭出的70多種草藥摸得一清二楚。當時衛生條件不好,經常流行傳染病,多的時候,老沙每天要接診幾十人,田間地頭送藥是常有的事兒。

    1980年南皮縣包産到戶後,沙維新把設在大隊的衛生站搬到家裏,拿出一間屋子作診室,收入來源是國家規定的15%藥品加價。後來,參加培訓考了證,改名叫鄉村醫生。

    漸漸地,沒人再叫沙維新“赤腳醫生”。沙維新家的地也還種著,對他來説,種地是一家收入的主要來源。

    在老沙家大門口的側墻上釘著一塊小黑板,寫著“白吉屯小兒麻痹糖丸發放投藥點”。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沙維新的主要職責就逐漸轉移到預防保健上來了,忙活預防接種、上報傳染病調查、衛生防疫……

    “早年,村裏的病我是嗎都給瞧,現在也就只管些感冒、鬧肚子這樣的小病小災。”沙維新明白,缺醫少藥的時代過去了,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有大點的病都上縣裏看了。

    傍晚時分,住在村東頭的一位村民找來了。“大前天騎摩托車,在馬路上磕著腿了,請你瞧瞧。” 沙維新撩起來人的褲腿,説,“你這是皮外傷,不打緊,得吃點消炎藥,再開點抹的藥。”來人從老沙的診所裏拿了碘酒、聯磺片,一共交了2塊5毛錢。

    “看小病,鄉親們還都願意找我。”沙維新抬頭説道,“現在有電話了,打個電話,我騎上車就去了。”

    “參加工作這些年,我覺得,當鄉醫,內科、外科、兒科、婦科,都得知道點。”沙維新愛用“參加工作”這個説法,在他看來,鄉醫────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最基層的人員,是一份神聖的工作。

    南皮縣剛開始起步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讓老沙有了新的盼頭。“俺們鄉醫不指望靠賣藥掙錢,要是這回能給點保障就好了,比如給點補貼,防疫保健什麼的,俺們能發揮作用。”

    天色越來越晚了,暮色籠罩下的白吉屯村分外寧靜,晚霞顯得格外嬌艷。

    背景鏈結

    “赤腳醫生”是我國農村中不脫産的基層衛生人員,1968年起,這一稱謂正式見諸報刊。以“赤腳醫生”為特徵的農村合作醫療,在上世紀70年代覆蓋了全國行政村的90%,曾被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評價為發展中國家解決大眾衛生問題的範例。”我國“赤腳醫生”最多時達到數百萬人。

    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鄉村的“赤腳醫生”,有的繼續鄉間行醫生涯,有的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1985年衛生部決定改“赤腳醫生”為鄉村醫生。2004年1月1日起,衛生部頒發的《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目前,全國約有100萬鄉村醫生。

    2003年,我國開始在部分省區市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試點工作;2006年1月,衛生部等7部委聯合發出通知,正式確定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將於2008年在全國基本推行。截至2006年底,全國參合農民已達4.1億人,佔全國農業人口數的47.2%

責編:毛婷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