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永遠的豐碑:同呼吸、共命運--華僑與祖國抗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3日 10:37 來源:新華網

專題:永遠的豐碑?紅色記憶

    新華網北京6月13日電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禦外侮的民族解放戰爭。當時旅居世界各地的七八百萬華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抗日救亡運動,以各種方式參加和支援祖國抗戰,不少僑胞為國捐軀,用血淚和生命譜寫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壯麗詩篇。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産黨號召全民族團結起來抗日救國,反對不抵抗政策,國內抗日救亡高潮迭起,先後發生了一二九運動和西安事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國共合作抗戰局面的形成。與此同時,素有愛國愛鄉光榮傳統的海外華僑迅速行動起來,紛紛組建各類抗日團體,掀起宣傳抗日、籌賑募捐、抵制日貨等救亡運動。在中國共産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影響下,1936年9月20日,“全歐華僑抗日救國聯合會”在法國巴黎成立,以“聯合全歐僑胞,不分黨派、職業、階級、信仰,實行全民團結、抗日救國並增進華僑福利”為宗旨,率先實現了跨國家、跨地區華僑抗日團體的統一。

    1937年全國性抗戰爆發不久,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各階級、各階層、各黨派、各團體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正面戰場、敵後戰場,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國大地。祖國人民的英勇抗戰,極大地激發和鼓舞了海外華僑的抗日信心和決心。世界各地華僑積極投入全民族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他們繼續建立和擴大各種抗日救亡組織,原有的華僑團體紛紛轉向抗日。在整個抗戰期間,海外華僑抗日救國團體最多時達938個,其他各類3000余僑團也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抗日救國活動。其中跨國別、區域性、影響和規模較大的有“全歐華僑抗日救國聯合會”、“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委員會總會”(簡稱“南僑總會”)、“美洲洪門總幹部”、“旅美華僑救國會”等洲際性的華僑抗日團體。它們都以抗日救國為宗旨,將千百萬華僑凝聚在一起,呈現出空前的僑眾抗日救國大團結的局面。

    在祖國長期艱苦的抗戰中,各地華僑團體和僑胞利用報刊、廣播、戲劇、歌曲、畫展、傳單等種種形式進行愛國抗日救亡宣傳,在國際上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爭取國際社會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為祖國的抗戰聲援吶喊。

    與此同時,廣大華僑以各種方式、各種途徑,踴躍地為祖國抗戰捐款,從經濟上支持祖國抗戰。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期間,有400多萬華僑為祖國抗戰捐款,捐款總數達國幣13億多元;購買救國公債11億多元,約佔國民政府發行公債總數的1/3;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華僑回國投資約16億多元;此外,還有大量僑匯。這些款項為祖國抗戰提供了重要的經濟支持和鉅額的軍費補充。

    為支持祖國抗戰,各地華僑團體和僑胞還源源不斷地捐獻大宗物品。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抗戰爆發後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海外僑胞為祖國抗戰捐獻的各種物資總數達3000批以上,平均每月100批左右,其中包括坦克27輛,救護車1000多輛,汽車、卡車數百輛,飛機217架。“南僑總會”發動南洋華僑捐獻棉衣棉被700萬件,夏衣30萬套,軍用蚊帳8萬頂;加拿大華僑捐獻毛毯3000條;新西蘭華僑捐毛織品30大箱;毛裏求斯華僑捐衣50包4000件;印尼華僑捐獻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奎寧丸1億多粒,可夠500萬傷病員服用;美洲華僑(主要是美國華僑)捐獻藥品1600萬個單位,每個單位有50多種藥品,可供80萬傷病員一個月之用;瑞士華僑捐獻藥品1146包及一批醫療器材;菲律賓華僑捐獻防疫漿苗100萬劑和大量救傷袋、防毒面具;印度和美國紐約僑胞紛紛為國內傷病員獻血;暹羅(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捐獻的大量大米;等等。

    這些用血汗寫就的數字,是海外僑胞報效祖國母親的拳拳赤子之心的真實寫照,是祖國堅持長期持久抗戰的重要物資補充。

責編:毛婷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