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黃菊溫和微笑與上海飛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3年03月24日 11:08 來源:中國經營報

    47年前,18歲的黃菊帶著家人的期望,從浙江嘉興到清華大學求學。46年後的2002年年底,黃菊再一次赴京領受重任。今年3月,黃菊當選為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協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搞好中國新的5年經濟發展,將成為黃菊的一大重任。

    自1963年參加工作後,黃菊一直是在上海。1991年,黃菊擔任上海市長,1994年擔任上海市委書記,參與了上海10年來重大的改革和發展歷程。

    口才好愛唱歌

    浙江嘉善縣東門大街仍保留著江南水鄉的古老建築風貌,黃菊的老家便是在這條街上的399弄。黃菊的雙親均已去世,老房子現在是由堂哥黃德銘居住。

    黃菊的父親黃鳳池是嘉善姚福盛醬園(後改名為嘉善釀造廠)的會計,母親金靜默是家庭主婦。黃鳳池畢業于嘉興一所有名的中學,是當時街上少見的高中生。黃菊小學、初中的同班同學范存孝回憶説,黃鳳池對黃菊的學習要求很嚴格。印象十分深刻的是黃鳳池在黃菊小時候便要求他用普通話進行演講。“黃菊的口才很好,這與他父親督促他鍛鍊有關。”

    1950年~1953年,黃菊就讀于嘉善縣立初級中學。黃菊初一時的語文老師胡紀行説,黃菊當時人個頭比較小,坐在講臺的前面的位子上,但人很機靈。初中畢業後,黃菊考進嘉興一中。創辦于1902年的嘉興一中是浙江省的名校,不但培養出黃菊等政要,還培養出茅盾、金庸等著名文學家以及12位院士。和黃菊同一屆畢業于嘉興一中的史軼凡介紹説,當時黃菊在學校裏雖並不是很有名,但學習很用功。平時,他還很喜歡唱歌。

    3年後,黃菊考上了清華大學。據熟悉黃菊的人士介紹,清華大學畢業後,黃菊留在上海工作。

    儘管嘉善離上海比較近,但黃菊現在比較少回老家。黃德銘説,自己已經有20年沒有見到黃菊了。范存孝説,黃菊回嘉善掃墓,為了不驚動當地政府,往往是一大早便趕到公墓,掃墓結束後馬上回上海。

    范存孝透露説,黃鳳池于1986年葬在嘉善公墓,當時已經是上海副市長的黃菊給父親選擇了塊三等墓地,直到2001年才將墓碑換成了大理石。

    趕上上海發展關鍵時刻

    從黃菊的簡歷中可以看到,在1982年擔任上海第一機電工業局副局長前,黃菊一直在企業中工作,做過技術員、廠長秘書、副廠長、副經理。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全面轉向經濟建設,需要大量像黃菊那樣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人才。

    1983年,黃菊從機電局副局長升至市委常委兼市工業工作黨委書記。1991年4月,黃菊擔任上海市市長,1994年成為上海市委書記。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於歷史的原因,上海的經濟發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經濟增長放慢,GDP增長速度曾一度低於全國水平;城市基礎設施急需建設;城市地位在下降。面對困境,上海上下在尋找發展突破點。在1990年,中央決定浦東開發開放,從而給上海的發展帶來機遇,黃菊則擔任了浦東開發領導小組的首任組長。當時讓黃菊頭痛的是,資金不足。於是,1992年,黃菊等上海主要領導決定在全國率先提出土地批租方案。

    土地批租在當時仍是件新鮮事,並引起了各方的爭論。根據報道,1992年2月,黃菊到利用土地級差效益改造舊區的現場進行視察,隨後黃菊花了半個小時進行電視講話,解釋土地批租的好處。他説:“拿人家的錢可以拆棚戶建新樓,建了新樓可以繁榮商業,可以改善市民住宅條件,可以實實在在地改造城市面貌。”

    土地批租使得城市建設的資金短缺得到緩解,同時也引發了上海城市建設的聯動效應。有數據顯示,10年中上海用於城市建設的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産近4000億元,其中市政府的財政投入只佔20%左右。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認為,由黃菊等上海主要領導提出的土地批租方案,還起到了吸引外資進入上海、提高外商投資信心的作用。而隨著大量外資進入到上海後,上海的出口、金融業務等也隨之發展起來,對上海的經濟增長、産業結構轉型起了重要的作用。浦東成功地開發開放是黃菊在上海工作中的亮點。而有接近黃菊的學者認為,上海的産業結構成功轉型,黃菊也是功不可沒。1992年,上海市政府的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了三二一的産業發展方針。黃菊採取了三個措施落實這個産業發展方針:一是發展金融業,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二是發展內外貿易,認定商業繁榮之時才是上海經濟振興之日;三是發展通訊和運輸業。

    10年後,上海成功構建大貿易、大流通、大金融的第三産業發展格局,上海在2000年三産首次超過了二産。據統計,截至2000年底,上海已經建成28個全國和區域性的要素市場。近一兩年,長三角區域經濟融合、協同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上海從原先江浙地區的競爭對手逐步演變成合作夥伴。

    有學者評價説,上海的成功轉型對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將産生深刻的影響。

    國資改革上海領先

    黃菊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後,有報道認為,上海首創的國有資産管理模式將有利於黃菊在新一屆政府推動中國經濟深層次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上海曾一度是中國計劃經濟的模範執行區,但國有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紛紛陷入困境。在中國進入到新一輪的改革中,上海為國有企業改制、再就業工程在全國起到了示範、領先的作用。

    1992年,上海把財政局的一個處提升為國有資産管理局。這種做法在當年全國比較普遍。實施下來,上海發現由於國有資産管理局受到級別和權限的限制,難以對國有資産進行有效管理。

    1993年,上海撤消國有資産管理局,成立國有資産管理委員會和具體執行機構───國資辦,委員會的主任由市委書記或市長等主要領導擔任。

    在國資委成立後,上海的國有資産劃歸其所有,具體由隸屬國資委的國資辦進行管理。在1995年前後,結合政府機構改革,上海成立了50多家市級國有資産管理公司,由國資委授權經營國有資産。市級國有資産管理公司對二級企業進行具體管理。這樣,上海的國有資産管理形成了國資委───資産運營公司───企業等三個層次。

    目前,全國即將推行的國資管理新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了上海的模式。知情人士透露説,黃菊對上海國資管理十分關心,並對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許多的要求。

    黃菊説,在戰略上、全局上,改革是第一位,以改革促發展;在戰術上、具體工作中,穩定則是第一位,以穩定所能承受的程度來決定上海改革的力度和發展速度。

    黃菊曾以開創性、堅定性、操作性來總結上海改革和發展的經驗,也就是既強調思想解放和創新,又堅持步子穩妥和循序漸進的務實策略,有注重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風。

    黃菊給人的印像是溫和並常帶微笑,上海經濟的飛躍發展讓這位國務院新領導的才幹得到體現。中國目前正處於改革和發展的攻堅階段,上海的經歷將會為這位中央政府領導提供寶貴的經驗。

責編:何偉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