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聞30分]>>
專題:永遠的豐碑?紅色記憶
CCTV.com消息(新聞30分):1944年侵華日軍打通平漢線後,國民黨軍接連失利,致使湘、贛、粵、桂等省大片國土淪入敵手。為了創建新解放區,增強華南人民武裝力量,1944年9月1日,黨的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決定: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組成南下支隊,在湘中創立以衡山為依託的抗日根據地,為配合全國的戰略反攻做準備。
11月9日,被稱為南下支隊的八路軍一二0師主力4000餘人,組成獨立第一遊擊支隊從延安出發,東渡黃河,越過同蒲路,由太岳區垣曲以東南渡黃河,越過隴海路,向豫鄂湘粵敵後挺進。1945年5月,湘鄂贛臨時區委、行政公署和軍區成立。王震任軍區司令員,王首道任區黨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至此,北到長江,西至粵漢路,東接江西彭澤,南到幕阜山的湘鄂贛抗日根據地形成。
在近一年的時間裏,南下支隊轉戰7省,行程近8000公里,打擊了日、偽軍,並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圍攻。
【記憶錄】
湘鄂贛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增強了華南人民武裝力量,擴大了對日軍戰略反攻的前進陣地。
責編:多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