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重慶開縣雷擊事件調查:是天災也是人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6日 09:59 來源:

     
    [內容速覽]最近,重慶遭遇嚴重雷擊災害。5月23日下午4點多,開縣義和鎮興業村小學學生被雷電擊中,造成7名小學生死亡、44名小學生受傷,其中5人重傷。

 CCTV.com消息(經濟半小時):

中國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楊貴名:“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要聯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學校的防雷安全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對未按規定安裝防雷裝置和安裝的防雷裝置不符合標準規範要求的,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和法律標準進行整改。”

 一次閃電産生的能量非常大,雷電活動一旦對大地産生放電,便會引起巨大的熱效應,電效應和機械力,而造成破壞和災難。

雷電引起的火災和爆炸。

遭到雷電襲擊的房屋。

    最近,我國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出現了暴雨、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四川東北部、重慶大部、陜西南部、湖北西北部還出現了雷暴天氣。重慶市更遭遇了嚴重雷擊災害,5月23日下午4點多,重慶開縣義和鎮興業村小學學生被雷電擊中,造成7名小學生死亡、44名小學生受傷,其中5人重傷。

    重慶開縣雷擊事件造成7名學生死亡

    5月23日下午4時34分,重慶開縣義和鎮政府興業村小學遭遇雷擊,據目擊者稱,當時這所小學四年級和六年級各有一個班正在上課,一聲驚天巨響之後,教室裏騰起一團黑煙,煙霧中兩個班共95名學生和上課老師幾乎全部倒在了地上,有的學生全身被燒得黑糊糊的,有的頭髮豎起,衣服、鞋子和課本碎屑撒了一地。

    雷擊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中國氣象局召開緊急會議,派出工作隊趕赴開縣指導防雷減災工作。重慶市委、市政府也在事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開縣成立了“5.23雷擊事故應急處置指揮部”,重慶市氣象局專家也趕赴現場勘踏測算,目前事故主要原因已基本查明:5月23日下午16:00-16:30,義和鎮興業村小學教室多次遭受雷電閃擊,並伴有球形雷的發生,當雷電直接擊中教室金屬窗時,由於該金屬窗未做接地處理,雷電流無處泄放,靠近窗戶的學生就成了雷電流泄放入地的通道,雷電流的熱效應和機械效應導致學生出現傷亡。

    截至目前,此次雷擊事件共造成興業村小學四年級和六年級學生7人死亡、19人重傷、20人輕傷。 

    重慶市氣象局初步勘查後發現,發生事故的小學教室並沒有採取避雷措施,23日下午,遭受雷擊後,由於教室金屬窗沒有接地,電流無處泄放,造成學生傷亡。專家還發現,興業村本來就地處雷電多發區,而興業村小學位於一個山包上,位置突出,周圍又有水田和水塘,再加上教室前面種有大樹,種種因素都增加了雷擊事故發生的機率。

    中國氣象局針對雷擊事件召開緊急會議

    眼下已經進入夏季,正是雷雨雷暴等極端天氣的高發期,如何防範這種突如其來的氣象災害,保障大家的生命財産安全呢?今天下午,中國氣象局專門召開了緊急會議。

    中國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楊貴名:“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要聯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學校的防雷安全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對未按規定安裝防雷裝置和安裝的防雷裝置不符合標準規範要求的,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和法律標準進行整改。”

    今年以來,全國因雷擊災害造成了較為嚴重的人員傷亡。截至5月24日,全國因雷擊導致56人死亡、65人受傷,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多了17人和26人。而雷擊還對電力、石化、通信、交通等行業造成危害,導致直接經濟損失約1097萬元,間接經濟損失約453萬元。

    楊貴名:“至於傷亡事件的多少,可能每年不太一樣,相比之下可能今年比去年多一些,那麼我們回顧一下主要原因可能是,今年的冷空氣活動可能稍微頻繁一些。”

    楊貴名告訴記者,幾乎每年的春天都會出現雷電天氣,而在我國,雷電發生最頻繁的區域是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等山區。而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測,本月的月底我國部分地區還會有可能遭遇到雷電天氣的襲擊。

    楊貴名:“5月28日早晨一股冷空氣,它的前鋒就達到新疆的西部境內,到了29日就到甘肅西部到30日就到這個河套地區了也就是甘肅的東部南部,這一帶地區,這時候已經到了四川北部31日前鋒就到重慶南部湖南、貴州北部地區6月1日就到了江南的東南部,就這樣一個過程自西北往東南移動的過程當中它會陸陸續續給沿途帶來一些雷暴天氣、雷電。”

    那麼氣象部門有沒有辦法更及時地做出預警,從而最大限度地幫助人們防範雷電災害的襲擊呢?

    楊貴名:“我們中央氣象臺只能發佈24小時的預報,短時的預報或臨近的預報是由地方檯、省臺、地區臺、地方檯去負責發佈的,如果有那麼密集的發佈的話,像這種傷亡事件可能會少一點,應該是會少一點,怎麼説呢?一個是發佈,再一個取決於百姓或者大眾,防禦這種雷電天氣的能力,也就是他具備不具備這種能力,有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去如何防備,這是一個方面。”

    全國省會城市中年雷暴日最多達134天

    大家都知道,雷電災害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就像有些人發誓詛咒的時候就常常説,天打雷劈,可見雷電的威力人人都害怕。尤其到了夏季強對流天氣來臨的時候,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更容易發生雷擊事故,造成重大損失。那麼,雷電災害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雷電蘊含著無限的能量,劃破長空,震撼大地。第一個近距離接觸雷電的人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他冒著雷電致命的風險,用絲綢手帕做成一支大風箏,並且將它放飛上了陰霾的天空,用麻繩作為風箏線,繩下端挂著一個銅鑰匙,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的時候,他終於感受到了一股來自天上的強烈電振,他高聲狂呼:我受電擊了,他用實驗證明了雷電不是上帝發怒,而是一種科學現象。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陳善敏:“我們知道雲是由水滴組成的,它在形成過程當中,水滴會上下地翻滾,翻滾過程會互相碰撞,就會産生電荷。當這個電荷集聚到一定量的時候,就要釋放,釋放的話,它有的時候,雲和雲之間,就會互相放電。”

    雷電作為一種放電現象,它體現為一種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能量,當大氣中正負電荷相互中和,出現耀眼的閃光,這就是放電現象。閃電的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像機車狂舞,有的分杈猶如樹木根須,由於閃電通道內的電弧高溫可達三萬度,可使周圍空氣激素膨脹,熱消失後又冷卻,使空氣極速收縮,引起了劇烈的有聲振動,於是就有了我們聽到的雷聲。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陳善敏“由於衝擊波,除了有電光以外,還有衝擊波,衝擊波就會有聲音,所以就會有雷聲,這就是簡單的一個雷電産生的原因。”

    當溫度降至零度以後,雲滴可以凍結成冰粒,會有水蒸氣直接凝華冰晶,最後增長成雪花,這便是熱對流形成的雷雨雲。在較暖季節裏,當強大的冷空氣,突然侵入熱空氣地帶時,由於冷空氣較重,因此處於暖空氣的下面,排擠暖濕空氣,並使暖空氣上升至高空形成雷雨雲,由於冷空氣來勢很猛,這種雲往往是更強的雷雨雲。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陳善敏“就是雲當中積累的大量電荷,就要卸放,卸放到地面上。”

    據資料統計,在全球範圍內,每一時刻同時有1500至2000的雲暴,根據衛星統計,全球每分鐘約發生300次左右的閃擊,其中雲閃和地閃之比在中緯度約為2.5:1,一次雷電産生的巨大聲波,可以殺死空氣中的細菌和微生物,使空氣變得潔凈起來,有利於我們的健康。雷電還能産生臭氧,我們都知道臭氧是地球生物的保護傘,它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線,顯得生物遭到紫外傷害。另外雷電還能振松土壤,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然而一次閃電産生的能量非常大,就是一個中等程度的閃擊,耗散的功率也有10萬千瓦,相當於一個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如果這些雷電活動一旦對大地産生放電,便會引起巨大的熱效應,電效應和機械力,而造成破壞和災難。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陳善敏“雷電是一個很嚴重的自然災害,國際上有一個國際減災十年,他列了十大自然災害,這個雷電就在其中,它和颱風、暴雨、地震、滑坡、泥石流啊這些都並列成為十大災害之一。”

    隨著城市建設速度大大加快,一座座高樓如雨後春筍般平地而起,高聳入雲,城市磁場也因此發生變化,使得雷電對人們日常生活影響日益明顯。1989年8月12號,山東皇島油庫突遭雷暴襲擊,導致起火爆炸,整個油庫區成了一片火海,大火燃燒了104個小時,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數據表明,僅1997年就在廣東省發生雷擊事故145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在5億元以上。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陳善敏“雷電是一個很嚴重的自然災害直接會打到人畜和建築物上,會把人畜被雷擊擊死、擊傷都會産生,打到建築物上會把建築物損害了。”

    銀行是近年時常遭受雷擊的地方,原因是銀行採用微機聯網,由於微電子産品,普遍絕緣強度低,過電壓耐受力差,一旦遭受雷擊,輕則程序混亂,重則將微機損壞,與微機一樣,通訊也是近年雷擊襲擊的新目標,其原因一是電話數量增多,二是通訊設備先進之後承受力隨之減弱,過去使用的元件,耐受能量為一個焦耳左右,而進的元件只是過去元件耐受能力千萬分之一。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陳善敏“最近隨著這個科技的發展,這個電子設備特別多了,特別是微電設備特別多了,微電設備受到雷電脈衝的影響,就會把這些設備燒壞了,這樣也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雷電危害可以分為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波侵入等,避雷針只能有效地防護直擊雷,而由強大電磁場産生的感應雷和電磁脈衝電壓,卻能沿天線、電源線、電話信號線潛入室內,破壞電器設備。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陳善敏“由於雷電卸放以後,它就會造成一種跨步電壓,這跨步電壓怎麼形成的呢,就是在這個雷擊下瀉的時候,它的周圍會有一定的,這個電壓場,電壓場不同,兩個腳步之間就會有電壓差,電壓差當中就會有電流産生。”

    當出現雷暴時,雷電造成的人身事故也時有發生。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陳善敏“雖然你沒有挨到這個墻,或者沒有挨到卸放的地點,它這個雷電電流就是把空氣擊穿了,因為你人是很好的導體,它就雷電電流從你身上就流過去了。”

    雷電災害是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擊造成人員傷亡,財産損失不計其數,導致火災、爆炸、信息系統癱瘓等事故頻繁發生,衛星、通信、導航、計算機網絡,乃至到每個家庭的家用電器都會受到雷電災害的嚴重威脅。我國雷暴活動也十分頻繁,全國有21個省會城市,雷暴日都在50天以上,最多達134天。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高層建築,和電子信息系統應用的日益增多,雷電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也越來越大,做好防雷減災工作,不僅是安全生産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重要保障。

    氣象專家介紹,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像雷暴這種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強度都不斷增加,從我國近30年的氣象資料看,雷電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日益嚴重,具有發生頻次多、範圍廣、危害嚴重、社會影響大的特點。中國氣象局統計,僅2006年,全國就發生雷電災害近兩萬起,其中,傷亡事故759起,造成717人死亡, 640人受傷,全年因雷擊引起的火災或爆炸事故234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億元。數字不小。雷電災害已成為危害程度僅次於暴雨洪澇、滑坡塌方的一大氣象災害。

1/2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