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南京慰安婦首位公開人證講述血淚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1日 08:12 來源:南京晨報

  昨日,王選、孫宅巍、 經盛鴻、張生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南京大屠殺研究專家學者同時發出呼籲,全社會應該重視侵華日軍慰安婦史實的搶救發掘,集全社會的力量關心照顧凋零殆盡的慰安婦人證。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侵華日軍慰安婦這段屈辱史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講不出口的事情也要講出來。”昨日,南京首位公開站出來的慰安婦當事人雷桂英老人,哽咽著講述了她那不忍回憶的經歷。

  慰安婦公開人證 南京只有一個

  現狀:南京慰安婦研究剛剛起步

  在昨天的侵華日軍南京慰安婦調查研究學術沙龍上,知名學者、細菌戰中國受害者原告訴訟團團長王選女士對南京慰安婦的研究表示了痛心,她很直接地指出,目前國內對於南京慰安婦的研究還剛剛起步,如果不是少部分民間學者的收集研究,侵華日軍南京慰安婦的歷史研究就是空白。

  從10年前開始著手研究南京慰安婦的南師大教授經盛鴻表示,和國外慰安婦的研究相比,南京慰安婦的研究確實剛剛起步,這個時候才來研究已經明顯晚了,所進行的也只能是搶救性的發掘研究。經盛鴻教授説,南京乃至江蘇地區的慰安婦研究,存在兩方面的困難,第一個困難就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慰安婦的人證、物證都在不斷消亡,這是客觀原因;第二個困難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束縛,曾經經歷過慰安婦事件的當事人或者其子女,不願意將這段經歷公佈出來,這是主觀原因。

  憂慮:歷史人證越來越少,敢站出來的更少

  61歲的王炳毅老人是南京民間的史學研究者,他從1987年開始,採訪收集了65位南京慰安婦的資料,目前已經完整整理記錄出來的有20位。王炳毅告訴記者,在20年中他採訪的這65位慰安婦中,目前仍然健在的慰安婦不足10位,而且這些健在的慰安婦大都生活在南京的郊區,基本都不願意公開站出來作證。

  “作慰安婦的調查研究太難了。”王炳毅感慨説,他的調查又是民間行為,因此每當去當地派出所查詢當年住戶情況時,幾乎無一例外遭到了派出所的拒絕,有的派出所讓他出示單位開出的調查證明,否則也不予考慮。王炳毅説他一介草民,哪能拿到什麼單位調查證明。同時由於慰安婦當事人迫於社會輿論,本身也不願意接受採訪。在王炳毅20年的調查研究中,65位慰安婦中有40多位一開始明確表示不願意接受採訪。在已經完整整理出採訪資料的22位慰安婦中,還有2位慰安婦的資料,被隨後趕來的慰安婦的後人強迫銷毀,當著他們的面燒掉。

  “南京的慰安婦當事人中,現在公開站出來的就只有雷桂英老人一位。”經盛鴻教授説,除了此前不遠千里來南京指認慰安所遺址的朝鮮老人樸永心外,在進入南京大屠殺歷史事件研究範圍內的慰安婦中,也就只有雷桂英老人勇敢地站了出來。

  呼籲:搶救南京慰安婦歷史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孫宅巍教授表示,南京大屠殺事件不僅僅是屠殺,而是包括“殺燒淫掠”這四個方面。南京的慰安婦就是大屠殺中的性暴力,這段歷史的發掘就是對南京大屠殺事件更進一步的印證。對於慰安婦的研究,學術界已經起步晚了,現在就是要全社會動員起來,關注、重視慰安婦歷史的研究。

  “雷媽媽的生活來源就是每個月180元的徵地補償費。”孫宅巍説,雷桂英老人由於遭受了慰安婦事件,失去了生育能力,現在只有一位養子和一位養女在身邊。前幾年的時候,還依靠當街賣油條為生,生病吃藥都吃不起。只有在她勇敢地站出來之後,才有一家醫院出於愛心援助,報銷了她的醫藥費用。據了解,雷桂英老人今年1月份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援助協會做了登記,目前還沒有拿到倖存者證明,因此仍沒有獲得援助協會或者民政部門的補貼援助。

  “60多位老人大多去世了,40多所慰安所遺址也大部分被拆遷了。”王選説,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各個團體都應該行動起來,尤其是年輕人,更應為中華民族的這段屈辱歷史做點什麼。

  9歲被強暴 13歲做慰安婦

  在講述中,這位79歲高齡的老人用枯瘦的雙手扒開花白的頭髮,頭頂上現出一塊紅色的傷疤,“日本人用槍托砸的,腿上還被戳了一刀。”除了這些肉體上的傷以外,老人在她年僅13歲的時候,就被迫做了侵華日軍的慰安婦。

  13歲開始被騙做慰安婦

  雷桂英出生於1928年。7歲時她的爸爸去世,媽媽在祭墳時被人“搶”走做老婆。幼小的她從此孤苦伶仃,一直在江寧上峰村、湯山鎮一帶流浪。9歲時,侵華日軍侵佔湯山,雷桂英被日軍強暴;13歲時,雷桂英被騙入慰安所,成為一名慰安婦。

  雷桂英老人13歲的時候,饑寒交迫的她受“吃一口飽飯”的誘惑,被湯山鎮上的一位老奶奶介紹到一戶日本人家裏“帶小孩”。到了這家叫山本的日本人家以後,才知道這是一家慰安所。起先,雷桂英還只需要負責帶日本人的兩個小孩,“帶他們到街上去看戲”。後來,隨著雷桂英一天天長大,終於有一天她被進慰安所的日本兵糟蹋了。這段慰安婦生活一直持續了兩年多,直到雷桂英找到機會逃了出來。

  那是1941年八九月份,我才13歲。”雷桂英記憶力很好:“你不知道鬼子那個畜生樣,一張大通鋪,五六個姊妹同時接客,後面一隊鬼子等著進來。剛進去時,我不從,鬼子就用槍托砸我的頭,又用刺刀戳我的大腿,血流了一身。”至今,雷桂英老人頭上的傷疤還在,大腿上十幾厘米長的傷口留下終身殘疾,肌肉萎縮,走路一瘸一拐的。

  十三四個姐妹一年半後只剩6個

  雷桂英説,她們平均每天被四五個鬼子糟蹋。要是星期六、星期天,一個鬼子班長能帶10個人一起來,一下來了三四十號人。她進去不久,一個姊妹就被折磨死了,床上一大攤血。日本老闆見怪不怪,就招呼人拖出去埋了。有的姊妹接客太多,肚子腫得好高,日本老闆就用腳踩平,命她繼續接客。剛進去的時候有十三四個姊妹,其間鬼子還不斷搶人來補充,但1年半後就剩6人了,其餘全給摧殘死了。

  勇敢公證慰安婦經歷

  雷桂英是在1943年春天一個夜晚,謊稱到後門上廁所逃出來的。17歲那年,雷桂英結婚,但婚後一直不能生育,後抱養了現在的養子。由於腿傷復發,1976年後,她再也不能勞動,在家養傷,利用一點中草藥知識,替鄉親們敷藥,治些小毛病,但從不收錢。對於這段屈辱的經歷,她一直未對別人講過,村裏80歲開外的老人雖然知道,但也一直緘口。近年來,閒時她經常到村口的煙酒店串門,那兒有報紙賣,經常聽到日本一直抵賴強徵慰安婦的史實,非常氣憤。得知韓國一慰安婦來南京指認慰安所後,她很受鼓舞。經過數個月思想鬥爭,她終於鼓起勇氣揭開這段歷史真相。2006年5月,雷桂英老人在江寧區公證處辦理了公證,將自己被逼成為慰安婦的經歷做了證據保全。她是目前我省首位對慰安婦經歷做證據保全的老人。

  在老人的講述之後,南師大經盛鴻教授告訴記者,雷桂英老人此前指認了兩處慰安所,一處是離湯山鎮政府不遠的農業銀行,原稱高臺坡,她當年就是在這裡當慰安婦的。另一處是湯泉東路60號,這裡原來是日本軍人的俱樂部,是當時比較大的慰安婦場所。

  晨報記者 朱福林

責編:潘雷傑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