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07全國兩會
CCTV.com消息(新聞30分):
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和委員想的最多的是什麼、老百姓最期盼的又是什麼?從今天開始,我們《新聞30分》開設的“聲音”欄目,將把記者在兩會期間聽到的各種聲音告訴給大家。
農村的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農村的文化建設當前最需要的是農民自己做主。
記者:現在日子過得美嗎?
農民:挺美的。
記者:平常參加文化活動嗎?
農民:不參加。
記者:如果有文化活動你希望能參加什麼?
農民:希望參加打籃球、扭秧歌、看看書。
河北農民:出了門有自己的圖書館,這就是我的願望,沒事的時候去看看書,那挺好的,增長下下自已的見識。
遼寧農民:我們縣裏的新華書店吧,離我們太遠,賣的書我們也不太愛看,《故事會》《民間文學》愛看,這樣的書太少啦。
北京農民:我覺得我們新農村文化建設吧,還得我們農民自己作主。
聶震寧委員:我們工業在反哺農業,城市在反哺農村,那麼我們出版人是不是也應該想到我們要反哺農民,要反哺農村,用我們的文化來反哺農村,一方面我們要很好地設計符合農民農村需要的讀物,不僅僅是養殖業、不僅僅是一般的農村科技(方面的書),還有很多很廣泛的選題需要我們開發。
汪繼祥委員:在春節前,我訪問了湖北紅安老區的農村,農民的文化生活從以往的“早上聽雞叫,白天聽鳥叫,晚上聽狗叫”到了現在這種晚上能看電視或者是有其他的一些活動,但是我覺得農民自主辦文化這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我們以往送戲下鄉、送書下鄉沒有更多地考慮到農民朋友的需求和他們的欣賞習慣。農民是被動地接受,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由政府主導,政策推動,社會各方支持,讓農民朋友成為農民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和主力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長效的機制。
佔我國總人口70%的農村 圖書消費量不到全國的30%。
我國計劃到2010年以村為單位在全國建設20萬個“農家書屋” 每一個書屋至少1000冊圖書和30種報刊和音像製品。
媒體聲音
無論是書還是戲,絕不能盲目地給和送,要充分徵求農民的意見,送給他們貼近實際的文化;同時,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更要調動農村文化能人的積極性,他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了解農村,更容易為農民所接受。 只有讓農民自己做主,充分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才能打造一個精神高尚、安定和諧的新農村。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