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人大代表痛批名校掠奪教育資源 滋生學術腐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4日 07:25 來源:
     
    [內容速覽]一直關注教育公平的洪可柱代表,痛批以少數名校為代表的中國高校沉疴泛起,嚴重地遺失教育公平。
專題:2007全國兩會

    來源:燕趙都市報

     核心提示

    “很多高校經濟窘迫、陷入財務危機,而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為代表的四大名校硬體設施不遜於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高校,可巨大投入沒有相應有價值的産出,在科學前沿領域原創性、基礎性的重大創新方面以及為全人類貢獻普適的價值和思想方面,眾多名校作為甚少!”昨日,一直關注教育公平的洪可柱代表,痛批以少數名校為代表的中國高校沉疴泛起,嚴重地遺失教育公平。

    洪可柱代表在他草擬的《關於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為代表的名校應大力開展反教育(學術)腐敗促進高校改革與教育公平的建議》中,列舉了四大名校現狀的諸多弊端,並稱“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為代表的一批名校程度不同地在催生成為教育(學術)腐敗的搖籃。”

    名校弊端一:投資巨大、浪費驚人、虧損嚴重、創新乏力

    國內眾多高校因1999年開始的學生擴招,在“負債經營”的理念指導下,盲目擴張與貪大攀比,致使各校負債纍纍。“十五”期間,清華、北大、復旦、交大四所名校分別獲得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投資18億元,四校利用銀行授信,瘋狂貸款大興土木。四校在投資和貸款使用上浪費驚人,某頂尖高校設計建造了上千萬元的星級衛生間,接待中心、洗浴中心其豪華程度不亞於四星級賓館,與四校齊名的某人文社科類高校,教師食堂樓高不超過四層,居然花數百萬元安裝最現代化的觀光電梯。與只有巨大投入,沒有相應有價值的産出,在科學前沿領域原創性、基礎性的重大創新方面,以及為全人類貢獻普適的價值和思想方面,眾多名校作為如何?貢獻多少?

    名校弊端二:學術腐敗盛行,欺世盜名成風

    洪可柱説,中國每年成千億元以上的科學研究開發和高等教育經費,有成百億元以上被學術腐敗給吞噬掉了,四所名校所佔比例數額驚人。以四所名校為代表的眾多名校的學術腐敗、信譽欺詐體現在多個層面。具體表現就是,上至院士、博導,下至研究生、大學生,抄襲剽竊成風,巧取豪奪成性,弄虛作假為常,欺世盜名為榮。學術腐敗已有從學者的個體行為發展成為集體、集團行為的趨勢,並且有制度化、合理化的趨勢。一批名校名學者公開地、明目張膽地欺騙政府、輿論和社會,典型的有某校“十大名師”之一的剽竊事件,漢芯知識産權造假、騙取國家鉅額投資事件等。

    名校弊端三:名牌大學已淪為江湖,著名學者公開為強勢集團辨護

    比如某著名學者鼓吹,“只有拉大貧富差距,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名校對涉及社會公平基石的教育公平問題一直文過飾非,矢口否認不公平現象,極力為強勢地區和強勢群體辯護,“他們正淪為強勢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可連8歲的孩子都知道,只要戶口進了北京、上海,原來只能考非重點大學,現在就能上北大、清華等名校。”這些名校的很多教授博導在世界上沒多少影響,在國內卻是學術江湖的老大,霸氣十足。他們拼命壓制其它高校有創新精神和創造才能的年輕教師,甚至將他們扼殺在搖籃中,以保護自己的名譽、地位、權力。

    名校弊端四:上市圈錢、與民爭利、為外國培養高精尖人才

    四所名校還有一大創造,就是利用優勢資源派生出多個上市公司在股市圈錢,從民漁利。這些公司的主要利潤一般多來自於股票市場和房地産開發,高科技産業不少是虧損、或者成為融資的“幌子”。為高企房價推波助瀾,其大學精神、人文理念在追名逐利中不斷喪失。這些名校培養的學生很多缺乏社會責任感,“只不過是國外名校的生源輸送基地”。

    名校弊端的社會惡果

    洪可柱指出,中國的高等教育已成為群眾頭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一方面大量的企事業單位需要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只能以考研、出國來推遲就業。每一個家庭為培養一個大學生投入了鉅資,擠壓了家庭的其他需求,導致國內內需長期低迷,國內GDP的增長只能靠加大投資、進出口貿易強力支撐,而維持長期發展最為重要的擴大內需卻因教育、住房、醫療三大改革難點的困擾,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最大難題。高等教育將負擔轉移給民眾。全國人民對教育更是又恨又怕,恨之高收費、亂收費、不公平,怕是怕孩子失去上大學的機會,得罪不起教育部門,敢怒不敢言;最需要關注的農村教育和基礎教育又關注了多少?

    在憂心高等教育失范的同時,洪可柱也開出了一些“藥方”。那就是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為代表名校應大力開展反教育腐敗與教育體制改革。在總體上不斷加大國家投入下,大力推進高等教育的財政改革。引進競爭管理機制,在解決教育腐敗(尤其學術腐敗)的問題上應下重手,呼籲學者、大師回到科研和講堂上來。

    代表風采:

    洪可柱,男,中共黨員,1943年9月出生,福建閩侯縣人,196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現任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局長,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顧問。《關於“改進高考制度、實現高考機會公平、建立全國三十所名校聯考與地方自主招生兩次考試相結合模式”的建議》廣受媒體關注,2005年度《南風窗》為了公眾利益年度人物,2006年《南方週末》兩會十大言者。今年兩會,洪可柱代表第三次提出“取消發達地區的高考特權、實行全國三十所名校聯考與地方自主招生兩次考試相結合模式試點”的建議。

責編:毛婷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